舅舅只有一女,可怜的是,叶醒枝的这位表姐难产而亡一尸两命,叶醒枝的舅舅悲伤过度,自此身体就不太好了,没有熬过这个春天。至于舅母,叶醒枝从未见过,听说是生下叶醒枝的表姐后,舅母性情大变,常以泪洗面,与叶醒枝的舅舅争吵不休,还闹着要和离。叶醒枝的舅舅挽留不成,只得答应,此后没有续娶。
没有后人烧纸,烧七是叶醒枝和张管家一起操办的,还要整理舅舅的遗物与遗产,叶醒枝会在村里留一段时间。
张管家拿来一个黑漆木盒,里面装的是银票和酒楼的契书。原来叶醒枝的舅舅把八成遗产留给了她,剩下的两成给了李庭芳改嫁后生的大儿子和腹中的那一胎。舅舅知道叶醒枝的性子,得知其病逝的消息是一定会回来奔丧的,于是瞒着叶醒枝,打算等烧七结束再让张管家把这些遗产给她送去,没想到叶醒枝还是回来了。
叶醒枝鼻尖一酸,泪如雨下,舅舅在临终前也在为她打算,要让这些遗产,成为她的依靠!
*
村里的日子安宁,请来做饭的李婶子对叶醒枝很是照顾,告诉了她村里的情况与烧七的习俗,山下村有两大姓,一大半人家姓李,剩下的姓徐,同姓间基本都沾亲带故,别看村子位置偏,但大家都能吃饱肚子。
过了七七,李婶子背着竹篓拉上叶醒枝出去挖野菜。
回来山下村,叶醒枝带了一个丫鬟阿杏和一个小厮阿竹,阿杏在洗衣,阿竹去了镇上买东西,春光正好,叶醒枝跟着李婶子出了门。
经过大片菜地,沿着小道前行,从青石台阶下去,来到河边,这里长着几棵一人多高的香椿树,椿芽探头,吐绿舒展,随着泠泠水声,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鼻。
“这可是好东西,香椿凉拌浇上蒜汁,我都能吃两大碗索饼。”李婶子边说话,边摘那些绿油油的小嫩芽。
叶醒枝不喜吃蒜,不过能看出来香椿是抢手货,因为在她和李婶子来之前,几棵树上的小嫩芽所剩无几,李婶子也只摘了一手窝。
母亲还在叶府的时候,曾让厨娘买过香椿,拌了索饼吃,叶醒枝不好这一口,不过她听说香椿拌豆腐和炒鸡子也好吃。
听叶醒枝这样说,李婶子道:“你要是想吃,我再找找有没有香椿,多给你弄点,让你尝尝味儿。”
离开飘香的香椿,李婶子要去摘野葱,沿着山路而上,叶醒枝肩上和细臂间的披帛在林木间飘扬。
野葱郁郁,和地里的拇指般粗的大葱并不一样,而是短细如韭如草。
叶醒枝蹲下来帮忙,“婶子,这要怎么吃啊?”
李婶子动作很快,“炒了鸡子包饺子、烙盒子都好吃。”
叶醒枝还没吃过野葱做的饺子和韭菜盒子,她有些馋,和李婶子一起拔了好多野葱。
等李婶子又去别处找野葱,叶醒枝拿帕子净了净手,打量四周。村子坐落在山下,这座山叫老李山,名字不太好听,又是深山老林,但入目一片绿,被村民踩出来的山路幽深,越往里树木越高大,需使劲仰头看,那一层层绿意也从嫩黄变为苍翠,像是自银河飘下来的浓雾,遮天蔽日。
树密山高,万木葱郁,参天古木像是活了上千年。与老李山这个名字相反的是,此处山清水秀,云雾缭绕,不过盯着老李山的深处看久了,叶醒枝突然有些害怕。
她找到李婶子,“婶子,舅舅说山里有山灵,会保佑山下村的村民平安长命,所以他和表姐一定要回到这里长眠,是真的吗?”
“真的!”李婶子指了指,“你没去过最里头,里头最粗的树,几个人都抱不住!我曾祖父说他小的时候上山抓野鸡吃,迷了路,走了一晚上也没走出来,后来出现一只斑龙,领着他走了出来。他还听说几百年前山里头那些树连成一片,垂下来的枝干像蛇一样,顺着树枝能从山里头走到村口。还有人在山里遇到了碗口粗的大蛇,那蛇竟然没咬人!大家都说年数久了山里有山灵,那些东西也有灵性,有人说在老李山里头看到了一个仙女,身上穿的裙子都和我们不一样,估计是山里的花成了神。”
叶醒枝很是好奇,“那仙女长什么样?”
李婶子笑了起来,“没看到,不过肯定是个美人,像枝枝你这样标致。”
李婶子这话不是在拍马屁,看着叶醒枝这张在翠绿山林里凝脂般的脸庞,李婶子才明白什么叫“美人”。
李婶子见过叶醒枝母亲李庭芳,虽是商户女,但很是貌美,而面前的小娘子,比其母更甚,井天色的齐胸襦裙修身,披帛轻盈垂下,日光自林木落在她面上,乌发雪肤,杏眸清润,颈饰耳坠精致小巧。
小娘子润秀清灵,和这漫山春光相得益彰。
醒枝醒枝,这般的好姿容,枝上的叶儿见到了当然要“醒来”,好一睹芳容。
叶醒枝不好意思笑了笑,“婶子您别打趣我了!”
“是真的!”李婶子接着道:“山里有山灵,只要一直住在村里,不动坏心思,就能平安长命,几岁的小孩儿都听说过。不过确实我们村的孩子打小就很少生病,也是附近几个村子最有钱的,有好几户人家的儿子在镇上读书,徐家那个侄子徐行之还去了县学,考上了秀才,村里的人上山也很少有人受伤,大家都说老李山有灵气!”
叶醒枝并未深信不疑,打小她就爱缠着长辈讲鬼故事听,但这些所谓的“亲身经历”,和李婶子口中的故事一样,一般都发生在几十上百年前,主角独自一人在荒无人烟或者深山老林里遇到,然后传了出来,讲故事前必然会加上“听说”这两个字,实际证据是拿不出来的。传说而已,没听说有哪个花神、大蛇和鬼怪跑到城里、市集里被无数百姓亲眼目睹。
李婶子带着她到了半山腰,在一座山神庙前停下,“不能再往里头了,大家上山一般都不往里边去。”
山神庙除了供山下村的村民祈福许愿,也是一道分界线,李婶子和所有村民自幼就被长辈教导不能越过山神庙。
山神庙以外,是村民的地盘,可以挖野菜捡柴火捉野鸡,山神庙往里,是山灵和草木鸟兽的地盘,不可去打扰。
叶醒枝好奇,“那有人去过山里面吗?”
又找到了一片野葱,李婶子不急着摘,“有,就像我刚才说的,遇到大蛇了呗,还有人看到大虫了。去山里头的人少,老一辈是这么说的,几百年前山灵和当时村里的村长立了契约,不能让村民越过山神庙,不然说不准会发生什么事。”
“村里有个叫石头的小孩儿,几年前上山掏鸟窝,过了好几天才回来。他说自己过了山神庙,遇到一个老婆子带他去吃鸡腿,锅里还有好多好吃的,他使劲吃,到第二天吃撑了准备回家,老婆子不让他走。那老婆子的手糙得很,像是树皮,不像是人的手。”
“石头回不了家,后来看到了他太爷,他太爷死了好多年了,就在山上埋着。他太爷说了不少好话,那老婆子才放人。他太爷对他说这老李山里头有好东西,也有坏东西,都成了精,不让石头再过去山神庙。等到了他太爷的坟前,他太爷不见了,石头遇到了上山找他的爹娘,这才发现自己吃了一嘴巴的蚰蜒,耳朵鼻子里也都是泥巴。他以为自己就在山上待了两天,其实已经过去五六天了!”
“为何耳朵鼻子里都是泥巴?”类似的故事叶醒枝听说过,并不新鲜,不过这一点她是第一次听说。
“堵着,人就迷迷糊糊的,啥都听不到了,也闻不到。”李婶子解释道。
山上的温度本就不比山下,李婶子神神叨叨的几番话,周围的日光好像也沁凉了几分,叶醒枝不再询问,心想这老李山或许是有些奇特,但这样的见鬼撞妖传说,哪个地方没有几个呢?当不得真!
回去后李婶子做了野葱饺子、凉拌野葱变蛋和一锅野葱肉沫汤。
在叶醒枝回乡前,张管家便请了李婶子做饭。
饺子小巧,野葱盒子灿灿金黄,咬上一口竟和韭菜做的馅儿一样嫩,酥脆可口。叶醒枝也很爱吃白瓷盘里盛着的变蛋,瓣瓣琥珀色晶莹,搭配着翠绿的野葱,黄绿相间,让她想到了夏日明媚绽放的葵花。当然,食案上的这朵“葵花”,飘着的是陈醋和香油散发的浓郁香味儿,爽口鲜滑。
叶醒枝盛了两勺肉末汤,野葱点点,肉沫嫩滑,李婶子的厨艺着实不错。汤鲜味美,香而不腻,只喝汤叶醒枝一连喝了两小碗,张管家还有阿杏、阿竹等人也是吃了个肚饱。
这是春意盎然的一顿。
第二日叶醒枝又跟着李婶子上了山,昨日看到山神庙,她便打算拜一拜。
与叶醒枝在长安去过的寺庙相比,这座山神庙很是简陋,叶醒枝准备了不少贡品,虔诚敬香,她愿添一大笔香油钱来修缮山神庙,祈求山灵保佑舅舅和表姐下一世投个好胎,一生无虞,顺遂平安!
下山前李婶子要再挖些野葱,野葱烧白鱼和炒腊肉也很美味。
去其他地方找野葱,阿杏过去帮忙,叶醒枝在山神庙周围转了转,四处张望的时候,一株高丈余的向日葵映入眼帘。
这是叶醒枝见过的最奇特的向日葵,虽未开花,但可与大树比个头,又高又大,在日光照射下,片片葵叶流光溢彩,仿佛蕴含灵秀,简直是葵中极品!
叶醒枝仔细打量,发现一只兔子正在奋力啃咬向日葵底部的杆芯和叶子。杆芯只剩一半,那几片叶子也枯黄破损了,不知道这株极品向日葵还能不能成活?
走过去赶走了兔子,想了想,叶醒枝又找了一些树枝和石头,做了个简单的围栏,顺便抓了几把枯叶堆在向日葵的根部。这么高大的向日葵,开花时应该会很漂亮。
忙完这些,李婶子和阿杏也挖好了野葱,今日同样是葱香四溢的一顿。
连着两日上山,用过晚膳,叶醒枝比往常要困的早,以为会一夜好眠,但翌日清晨顶着翘起的一撮儿细发坐起来时,她发了好长时间的呆。
昨夜,叶醒枝做了一个很荒诞的梦,梦到自己在好几本话本子里当反派,她还有一个三岁半的反派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