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洛悄悄提起食盒,示意春喜跟着她一起出门。
两人来到墙角挡风处停下,青洛将食盒打开,取出还剩两块糕点的盘子。
“我专门给你带的,快,吃吧。”
春喜一脸惊喜的捏起一块米糕,飞快的塞入了嘴巴,一边咀嚼着,一边口齿不清的问道:“你吃了吗,这哪来的?”
“我吃过了,今儿个都监派我去了石渠阁帮忙,石渠阁中的文德先生看我差事做的不错,便赏了我一盘糕点。”
“真好!石渠阁里面一定很暖和吧!”春喜有些羡慕青洛,但她大字不识一个,也没办法去石渠阁做事。
“石渠阁中的炭火也是有数的,但到底有屋瓦窗户挡风,的确会暖和一些。”青洛看春喜失落的样子,想了想道:“你可有想法换个当差的地方?”
春喜点头,“我自然是想的,可好差事哪里轮得到我呢。”
青洛提了个主意,“明年六月便是家人子入宫时节,到时候掖庭处定会调派一批宫女过去,你要是想去,不如提前跟都监打好关系。”
“掖庭。”春喜若有所思,她很意动,可是,“和都监打好关系,这该如何做呢?我笨嘴拙舌的,做不来的。”
青洛握住春喜的手,脸上是让人信服的笑:“我教你。”
……
宣室殿
相比宫中夜色沉沉的其他宫殿,宣室殿就显得格外灯火通明,一盏又一盏烛火照亮了殿内的每一个角落,前殿放着皇帝的宝座,两侧则是供臣子安坐上奏的位置,后殿是安寝之地,布置的温暖奢华。
此时夜已经深了,可宫室的主人却仍捏着一卷竹简看着,不时拿毛笔在上头批阅,一旁的中常侍赵礼低声提醒道:“陛下,该歇息了。”
“无妨。”韩彻将前一卷竹简批阅后,又拿起令一卷竹简看,却见上面的内容赫然是大司农告假的信息。
韩彻提笔在上头写了个“允”,然后才问赵礼:“大司农病况如何?”
赵礼身为皇帝身边的中常侍,众宦官之首,自然有其本领,无论朝堂还是后宫,大事小事全部留意着,防的就是皇帝突然问起,这大司农生病一事,他自然提前做了了解。
“据医者回话,大司农乃是风邪入侵,病体微恙,正在府上休养。”
“大司农年事已高,叫医者好生照料着。”
“喏。”
韩彻又批阅了一会儿奏折,方才由小黄门伺候着洗漱入睡。
翌日
这一次没有都监领着青洛去石渠阁了,但幸好青洛记路的本领还算不错,顺利到达了石渠阁,开始新的一天。
石渠阁确实是个好地方,清净自在,远离后宫纷争,若青洛只是个普通宫女,此处未尝不是一个好去处,可她时刻记着自己是有任务的。
所以,她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然后在有需要的时候,达成自己的目的。
就这么在石渠阁待了一段时间,青洛成功的成为林文德的左右手。
开春三月,长安诗会在弘文馆举办。
青洛一身男子打扮,特意描黑画粗的眉毛和抹黄的肤色,并未叫他看起来丑陋,反倒像个俊秀的小公子。
她跟在林文德身后,不像个书童,倒好似兄弟。
林文德嘱咐道:“待会儿进了弘文馆,切记多看少言。”
青洛恭顺道:“喏。“
看着青洛低眉顺眼的模样,林文德也没想到自己居然会答应带她出宫参加长安诗会,此番青洛乔装出宫,他也是冒着一番风险的,毕竟无令宫女是没法出宫的,可昨日看着青洛期盼的目光,他鬼使神差的就答应了下来。
长安诗会由来已久,因为当朝官吏的选拔多是举荐制,若想要被人举荐,自身必得有名望才行,无论是德行还是才能,而这长安诗会便是扬名的一个绝佳途径,故而南粤十三州的人才每逢三月都齐聚长安。
青洛从出宫门不久就感受到了这种热闹繁盛景象,只见宽阔的街道上来往的车辆络绎不绝,而一个个穿着深衣的名士举止风流的说笑着走过。
青洛正和林文德朝弘文馆所在的方向走去,却在路上看到了这样一幕。
一名穿着寒碜,样貌俊秀的男子被客店老板推了出来。
“如今正是四方豪杰名士齐聚长安之时,我这客店本就一房难求,我按着平日里的房价留你住店本已是好心,可你现今既然连房资都出不起,也莫怪我将你赶走。”
男子表情有些难堪,他捡起地上的包袱,“不怪老板,我走便是。”
男子转身便要离开,却被一道温柔的声音叫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