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华鸿月三岁时。
“隔壁丫头出来。”
“什么,隔壁丫头出来。”
“快快快,去倒要看看长得如何好看。”
“当家的,你别去,看着孩子,你不是见过一次,我去瞧瞧。”
媳妇风风火火的跑出门,男人忍不住说完,“没错,但那孩子就在门口坐一下下,就回去,连我倒完水得到功夫都没有。”
洗菜的刷过的点火的吃饭的,全都放在手里的活计,在门口往外瞧,大胆的几个拿着碗蹲在门口还聊上天,华漾漾被崔茵娘牵着手,傍边是小心翼翼的竹儿和兰儿。
半刻钟前,华家。
华漾漾现在不玩玩具,病情逐渐控制住,身体利索不少,她格外喜欢太阳,喜欢坐在银杏树下,阳光斑驳的点点洒在华漾漾身上,沉浸美好。
华漾漾晒太阳的同时在假寐,她其实在听隔壁黄夫子上课,无人知道她不仅能听见,还能听懂,“今天又是三字经,看来甲班的《论语》课要到午后。”华漾漾心道。
崔茵娘看眼,没打扰,换好衣服再次出来,还是觉得女儿性格过郁闷。
一个月观察,吴大夫这次用药恰到好处,一天两次病情算是控制住,比同岁小孩看着身量小太多,除面色苍白,嘴唇发紫,平日里和一般小孩无差别。
可以出去看看,就今天吧,吴大夫也说闷久会生病。
崔茵娘收回回忆,“去街上一趟肯定没事。”她走到树下,下定决心叫醒华漾漾。
“漾漾。”
“华漾漾睁眼侧过脸,头上的小发包换方向,巧手兰儿今天梳的是小兔子发髻,“娘,怎么?”
华漾漾还在想这是发生什么事,“漾漾,想不想跟娘去街上看看?街上很好玩的,可以自己买糖人、挑一个好看的冰糖葫芦。”
华漾漾最近也想自己现在的身体不会一步一晕倒,能走百步,今早绕着院子能走近五十圈,只是最近想听《论语》,今日也就没开口。
既然他娘开口,《论语》也没听到,择日不如撞日。
华漾漾轻起身,小手拍拍粉色小儒裙裙摆上得土,可怕的颜色,华漾漾无法决绝,只能让自己不看,赶紧抬头,依旧面色如常,丝毫没有激动,“我跟娘去。”完全没有惊讶、欣喜,这孩子也太沉稳。
崔茵娘被她可爱的表情逗乐,“小大人样。”
“不好奇吗?你问什么娘就告诉什么?”
说这抱起华漾漾,华漾漾在怀里和心理略微挣扎一下,“算,谁让这是我娘呢。”
“娘,待会去街上就知道。”
崔茵娘无奈,竹儿和兰儿收拾好绣品走过来,竹儿笑到,“小姐就是可爱,懂事,这坊里的其他小孩让人头疼的很。”兰儿再傍频繁点头,兰儿嘴笨,但人很好,华漾漾挺喜欢她的,除建议娘给自己穿粉色衣服除外。
华漾漾想,人果真是很复杂的。
这么久她看出门道。这个家里,丫鬟有丫鬟得到生存之道,竹儿崔茵娘的陪嫁丫头,感情不能比,兰儿不会去争宠,她自然更亲近华漾漾。
华漾漾之所以琢磨这些,因为她在学习做一个正常人,现在看来她学的很成功。
穿过石板路,拐两个弯,华漾漾看到古代集市,酒楼的帆布是红色的,有冰糖葫芦的红,有糖人的黄,还有白菜的绿,同在蓝天下。
熙熙攘攘的人群,讨价还价的商贩和顾客,还有墙根下的乞丐,卖身葬父的女子,这个世界很多彩,也更复杂。
崔茵娘不买菜特意去问候汪婆婆。
“婆婆好,这是我闺女漾漾。”
“婆婆好,我是漾漾。”
“漾漾呀,这孩子养的真好,那点菜回去让你娘煮给你吃,好好长大。”
崔茵娘没要,满意的牵着华漾漾揍,。
走到尽头,是一间小房子,门口挂着猪肉,她走到屠夫哪里,这次夸屠夫的女儿,得到屠夫的回夸。
一路上坊里的熟人都是震惊脸,等走远,他们凑在一起,屠夫的女儿最激动,“那个小妹妹我喜欢,好可爱。”
无人在意她的感受,“天呀,那小孩真好看。”
“脸色是白点,但看着没事。”
“好有礼貌,叫我婆婆。”
崔茵娘牵着女儿,收到所有认识人的注目礼,之后才去买头花和糖葫芦。
一回到家,关上门,崔茵娘放下女儿,
“竹儿,扶我,我腿软”。
竹儿扶着她坐在椅子上起不来,她压压胸口,“这么多人看我,好吓人。”
华漾漾见状不理解,想起崔茵娘的做法,“娘,喝水!”
崔茵娘接过女儿递过来的水杯,一口喝完,然后开怀大笑,华漾漾想
娘今天好活泼。
华漾漾喝完药,在院里老地方,那颗吐出绿芽的银杏树下品尝自己亲手买的糖葫芦,“和之前带回来的没有什么区别。”
“什么没区别?”
一回头,应该在上洪府的华珩出现了,“爹!”
“糖葫芦没区别,”
崔茵娘闻声出来,“今天待漾漾去街上,这位是?”
和华珩一起来的还有冯宗,他比华珩大,“弟妹好。”
崔茵娘点头,吩咐兰儿准备热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