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大夏创业起居注 > 第6章 第5章

第6章 第5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长安城西市,华珩打个喷嚏,有些不解,都春天不能受风寒吧~,赶紧跟着上峰上马车。

与此同时,今天差事不多,早点下职的崔大郎改道去医馆,却不想听吴大夫的徒弟说,“师父去华珩华郎君家。”

只有别人来,吴大夫很少上门。

崔大郎本想去妹妹家,走到门口时改主意,留在医馆等,医童令他进入内室,奉上茶,留下崔大郎独自等待。

茶凉时,吴大夫回来,徒弟告诉他崔大人来,吴大夫走进室内,续上一壶热茶,很久之后,崔大郎离开,第二天就将家里的一块灵芝送过去。

华珩穿越大半个长安城,回到洪府,将今日护城河治理的见闻整理成案卷,等结束天已抹黑。

等到华珩下职出洪府大门时,洪盛从衙门在职回来,今日阵仗颇大。

周围跟着很多二品,三品大官,是华珩接触不到,远远的等着他们离开,华珩心想这是有好事呀。

会想着大舅哥说皇帝不高兴,但不知道的,洪大人忽然得重用,他的对头段大人被贬职一级。

华珩想不通也不想,还是回家看女儿好。

回到家,看着丫头紧张的神情不解。

走进卧室,华珩拿起一杯水灌下,喝完才发现,妻子抱着女儿完全没有搭理他的意思,坏事,小心翼翼的问,“茵娘,怎么,我做错什么事惹你不开心?”

崔茵娘淡淡的说,“吴大夫今天来。”

华珩暗自叹气,该来的总会来,他环抱住崔茵娘,“是我不好,我不敢告诉你,漾漾的病怕是治不好。”

崔茵娘猜到,确定后极力忍住,“最坏什么情况?”

华珩艰难的说,“......随时。”说完用力抱住崔茵娘,安抚她道,“茵娘,漾漾会健康长寿的,吴大夫也说自己摸不准,也只是猜测。”

崔茵娘点头,无法控制的战栗,随时要碎掉,让宋珩心疼不已,这就是他瞒着的原因,如果可以,他想一个人承担,“一定是这样”。

嘴上这样说,但是崔茵娘知道,抱着华漾漾的手更紧。

怀里的华漾漾想,其实没关系,想必时间久,他们会接受的。

第二日,华珩才知道,昨天发生什么,康太帝下旨银青光禄大夫洪盛升为左光禄大夫(正一品),官胜两级,昨晚都是来捧场的,下职的时候,洪盛加月银,正一品对他而言很遥远,但十两银子的月银很有盼头。

这一日主要参加庆祝洪盛升职宴,结束的时候同僚提议去听曲,这帮人刚捂热的银子还真是拿不住,华珩内心吐槽。

这些钱可不能动,何况他本就不喜欢这些风花雪月,听的脑壳疼,三弟常吐槽他白瞎会读书,半点读书人的事都不会。

笑呵呵的拒绝,“下次吃饭一定赏脸,你们又不是不知道,听曲我不太懂,上次都睡着。”

“算了算了,我们去吧,小地方来的,哪懂长安的曲”。

华珩毫不介意,从不忌讳自己来自小地方,看着他们离开,带着些洋洋得意,华珩此刻只想回家吃透热饭,喝太多酒不好受。

宋家,出了月子的崔茵娘仔细梳理着最近时间的一些家用往来,郎君上峰娘过寿,坐月子请人,加上掌柜送来的屏风酬劳,郎君的月例,崔嬷嬷已经回崔家,家里目前四个人,两个丫头月银五十纹。

最大的花销是吃饭和礼尚往来,长安城的礼尚往来很费钱,家用够,但不多,华珩已经很少出去和同僚吃喝,目前,只能维持一个基本生活,

加上漾漾的药,每日三顿,绝不能停,所用之药虽然名贵,但华漾漾年龄还小,所需计量不多,但女儿迟早会长大,她应该所绣几幅绣品,据说当今皇太后开始喜好佛学,世家争项模仿,神仙绣品很畅销。

崔茵娘想到这里,合上账本吩咐,“竹儿,让兰儿做饭,你现在就去王掌柜绣房买观音绣线回来。”

“是,夫人。”

夜晚,华珩看着新绣线就明白,问茵娘家里的积蓄,看到崔家送来的巴掌大的灵芝,夫妻二人愁的不是钱,而是药材,人参灵芝之所以贵,是因为全靠山野采,本很稀少,吴大夫的医馆里也就一株不足手掌长的一支。

华珩思量一番,等妻子睡着,趁着夜色写家书,并在信的结尾,思索再三后,还是向爹娘坦明女儿的情况,记得村子附近的猎人偶尔能采到人参和灵芝,比京城药铺的便宜很多。

盖好泥封,小小的书房烛花摇曳。

华珩第一次有疑惑,他一直很满意现状,他读书有些天赋,在京城当门客,也算是攀上权贵,但面临突发情况,除去岳家,女儿的药材只能求助老家,那里山林较多,药材自是不少。

月亮自黑夜无情消失,寄愁思的人还要继续讨生活,华珩那泼浪鼓逗女儿,看她一抓一抓,还呀呀学语,觉得自己的那些忧愁瞬间消失。

华漾漾不知他所想,只觉得泼浪鼓吵,影响我睡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