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过催院使,太医们用管子喂粥是为了能节省些时间,但这未免让侯爷难受,在府里就不用管子了,用勺子喂吧,你们细心着点就是了,千万别呛着侯爷。”
青松点头应是,又重新换了把银勺来。
徐素湘去了旁边的起居厅候着,隔壁就是裴放的书房了,嫁过来五年,她到书房的次数屈指可数,诗文话本里那些红袖添香的雅事她从没和裴放做过。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右手,方才扶他那一下恐怕是他们成婚以来互相最为亲密的一次接触了,从前的裴放总是冷着一张脸,让人猜不透他在想什么,便是说话也是言简意赅,多一句废话都没有。
此时此刻,徐素湘竟然觉得屋里那个不言不语一动不动的裴放比从前的裴放要令她满意,至少现在的他不会回避她的靠近,也不会自顾自说一些她不爱听还摸不着头脑的话。
她胡思乱想着,不知不觉时间悄然流逝,等青松喂完粥出来发现夫人竟然还在等着,他忙上前回话:“夫人,侯爷吃了粥已经歇下了。”
徐素湘猛然回神,顺嘴说道:“刚吃完不好直接躺着,稍微坐一坐的好。”
青松一愣,顺着应道:“是……”
说完徐素湘才反应过来,她起身问道:“什么时辰了?”
“辰时二刻。”
给裴放喂那一碗粥竟然花了小半个时辰,徐素湘起身,走了两步到卧房门口,站在那望着裴放平静的侧颜,片刻之后她转身出去,依旧吩咐了洗墨庵里的小厮们尽心伺候。
院外,红菱等得险些要站着睡个回笼觉,徐素湘见状忍不住捏着她的鼻子逗她,红菱憋了口气一个激灵清醒过来:“夫人!”
徐素湘摇头笑道:“我竟不知你还有站着睡觉的本事?”
“夫人就别取笑我了,您去了那么久,我在外面无聊才……”她自觉丢脸,说着说着反倒没声了。
徐素湘揭过这茬,对她道:“碧兰不在院子里了,以后就你和翠竹在屋里伺候吧。”
红菱一喜:“那敢情好!”
夫人不喜欢屋里人多,出入也只带两个贴身丫鬟,她还以为夫人为了平衡会把彩菊提上来,没想到是直接让她和翠竹作了伴,正中了她的下怀,可不高兴么?
在花厅里料理完府中杂事,徐素湘歇了会儿神就到了午饭的点,原想着吃过午饭遣人到外头请个工匠来,看看能不能给裴放打一张能随意抬高放平的床榻,也省得每日喂粥这么费事,却不料还没来得及遣人出去,府里倒先来了客人。
“王家太太携四姑奶奶还有表少爷一起来的,已经将人迎进前院正厅了。”彩菊进来禀道。
徐素湘忙换了衣服带着红菱和翠竹前去,临走时交代彩菊看好院子。
正厅里言夫人正端着茶杯喝茶,她年近五十,穿了一身绀青色带暗纹的广袖衫,头上簪着碧绿簪子,喝茶时一双眼睛抬起来看了看一旁正在说话的母子俩。
裴敏正问孩子:“轩儿还记得舅母吗?”
孩子犹豫着点了点头,裴敏就教他:“那一会儿舅母来了,你要喊人好不好?”
轩哥儿一双圆圆眼正盯着桌上的一碟点心,并没有把他母亲的话听进去,因此也就没点头。
裴敏还要再哄,言夫人放下茶盏朝着孙儿招手:“轩哥儿,来。”
孩子撒开了母亲的手,到她跟前,奶声奶气地叫了一声:“祖母!”
言夫人便露出慈爱的笑容:“一会儿你喊了舅母,让你娘赏你糕饼吃好不好?”
轩哥儿指着桌上几碟糕点,说道:“不喊舅母,也有糕饼!”
“那不一样。”言夫人把他抱坐到腿上,哄道,“你喊了舅母,她开心了,你娘也开心,娘给的糕饼比你自己拿的更香甜。”
轩哥儿仰起头,一脸的懵懂:“为什么啊?”
“傻孩子!”言夫人笑起来,眼角泛出几缕皱纹,“因为是娘给的啊。”
裴敏看着祖孙俩一团和乐的样子,听着婆母那些话,心里五味杂陈。
她私心里觉得婆母心口不一,因此自己对她的怨气超过了感激。
心里这般想着,她脸上就带了一丝出来,好在这时徐素湘正好过来,她换上了笑容,没让言夫人察觉她的不满。
轩哥儿从言夫人身上下来,迈着短腿颠颠地上前,叫了一声:“舅母!”
孩子讨喜,徐素湘看了忍不住笑起来,她俯身把他抱起来,和婆媳两个打招呼:“不知道亲家太太和妹妹过来,未曾迎接,实在是失礼了。”
言夫人起身笑道:“贸然打搅,原是我们唐突。”又看向裴敏,“只是敏丫头实在担心她哥哥,得知武安侯回府,她急得哭了一场,行之不便前来,我便代他过来问候一声。”
三人坐下说了会儿话,提到裴放至今未醒,裴敏忍不住红了眼眶,言夫人也跟着叹气,只有轩哥儿手里拿着母亲给的糕饼吃得认真。
这时,裴敏忽然道:“嫂嫂,我放心不下二哥,想带着轩哥儿在家里住几天。”
话音落下,轩哥儿仰头看他娘,一旁言夫人给孩子递水的动作顿在半空,不由地抬眼看向裴敏。
徐素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