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
皇宫内,文武百官悉数站在大殿里,静静地听着赵公公读出浮霜岛和谈的条件。
“允许浮霜岛众人参加科举考试,若考中,可入朝为官。”
百官面面相觑,表示对于这个条件,很是不解。
龙椅的斜前方,坐着一个身穿黑紫色武衣的人,袖口处用紫色丝线绣着浮霜岛的云纹霜花,她头上戴着一个黑色斗笠,上面的半透明黑纱一直垂到腹部,让人看不清此人的性别。
她此时靠着椅背,双手抱胸,一根手指轻轻敲着手臂,动作懒散,还带着几分漫不经心,似是周围任何事都与她无关。
站在她后面的余笙受到信号,微微颔首,便道:“我们浮霜岛的要求不多,就这一条,想必,陛下应该不为难吧。”
端坐龙椅之上的那人沉默不语,半晌,他正准备开口,底下的丞相向右走了一步,道:“陛下,且慢。”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下,他看着余笙:“请问阁下为何只提此条件,阁下的目的又是什么?”
这句话话里话外无疑都是在暗示他们浮霜岛别有用心,谁人不知浮霜岛众人文武双全,要是参加了科举,入了朝廷,势必会影响到宋丞相在朝中的势力。
张璃回答道:“自然是为了维持双方和平,而且,浮霜岛弟子大多数都是寒门子弟或者孤儿,他们只是入了浮霜岛,但仍是文朝的百姓,所以他们本就有资格参加科举。
若是我没记错的话,每年的科举考试,都是丞相大人负责的吧。”
见他默认,余笙继续道:“我们提出此条件,只是为了让一丝不苟的丞相放心,不必每一位考生的底细都查得一清二楚,费时又费力,您说是吧,大人?”他对宋安笑了笑。
宋安沉默了一会儿,没有说话,这时皇上开口了,他道:“寡人觉得,两位说得有道理,着和谈条约,当签,丞相有异议吗?”
宋安拱手欠身道:“臣无异议。”
皇上看向文武百官,问道:“众爱卿呢?”
“臣并无异议。”
“好。”皇上道,他招了招手,那位拿着和谈条约的太监,便将其放在了他面前的案上。
皇上用御玺在上面盖了印后,赵公公又把条约拿到了宋雨珞三人面前。
双方都签好后,皇上便挥手道:“退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