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算个线索,可以循着这个方向查下去,但时间紧迫,卡在这终归也不是办法。
“已经有人去查迷药的出处了,江湖上有个地方极为擅长制香,她们中有一奇人,可通过嗅觉辅以特殊方法分辨出原材料,这里面或许有线索的方向。”
“但一去一回至少得十天,这还不加上调查耗费的时间,之前几个死者的案发地分布零散且远,原本各个负责查案的捕快快马加鞭将证物送来已是不易,据他们所言,因调查缓慢,家属早将死者都已下葬。”
“又因为茶楼酒馆里的一些难以入耳的流言蜚语,一些死者家属希望早早平息了事,不要再生事端,所以现在也不是很乐意配合官府调查。”
种种原因所致,林贤沅这里备受关注,势要竭尽所能调查仔细。
“这些诗首尾之间是不是正好可以连成一句话?”余慈将诗按照顺序陈列,四字为一组,间断横向排开。
其他人闻言,赶忙上前端详。
——景宏元年
——横心起意
——六人会聚
——寻宝觅珍
——秋池明南
薛皙摸着下巴道:“直观好理解,差不多已经能看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了。”
余慈再将顺序调整了一下,这五句话衔接起来更顺畅了。
——景宏元年,秋池明南,六人会聚,寻宝觅珍,横心起意
“但是这一沓……我怎么看也拼不出一句话,每首诗之间似乎毫无关联。”余慈将其中一些诗挑出来,眉目间含了几分愁绪。
虽然诗写了很多张纸,但大多是重复的,想要平凑出一句话来并不难。
“这几张字迹倒是像,纸墨用料也和其他是相同……可是这样一对比,不仅规律对不上,数量也对不上。”
凶手犯案是有预谋的。粗略一看似乎各诗数量并无规律,诗词也铺得杂错混乱,但梳理后按每一句话放好就可以点出来每一沓的总数是固定的。
余慈屈指在其中一叠上点了点,道:“这叠少了一张。”
褚钰倒吸一口凉气,诧异道:“又是作诗藏字又是暗合规律,这般戏剧,不用说书人再添油加醋就足够跌宕起伏,凶手煞费苦心,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该不会是为了能吸引更多人关注,让说书人好好替自己扬名吧?”褚钰说完,差点不合时宜地被自己的猜测逗笑了,幸而他记得父亲盯着他的一举一动,硬生生忍了下来。
“少了一张……如果不是巧合而是规律,那就有可能是不知何时遗失了。”余慈淡淡地说出推论,“若这些凑不成规律的诗是模仿其他的诗制造出来混淆视听的,就比较能说得通了。”
“邱大人不妨查查,是否有内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