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教授,早,我们这边昨晚有收获。”郑队看见他们就开始招呼,而后顺手打开了自己身侧的窗户,“都把自己手边窗户打开通通风,这有小姑娘呢,祖国未来的花朵,都让你们给熏的。”一众警员低低笑了两声,把手边的窗户都打开了。
杨教授冲着郑队和一众刑警微笑点头算是打过招呼,“巧了,郑队,我们昨天晚上也有发现。”
“那您先说。”
“我们怀疑邓铭是死于谋杀,小高昨天晚上在Z大校园寻访旧友偶然发现的。”郑队明白这只是杨教授的谦逊之词,怎么可能那么恰巧就发现了重要线索,不过是因为之前警方也在Z大校园做过暗访,结果什么有用的信息没查到,杨教授给他们的面子,选了一种委婉的说辞。
“我就说咱们高颖……”郑队一时不知该如何称呼高颖。
“郑队,不必客气,您叫我小高就好,听着亲切。”
“行,那我就不跟你假客气了,我就说咱小高是做刑侦的料,毕业了郑叔在局里给你留个位置,你一定来啊。”
客套话带过,郑队转而说起正事:“赵局批示,把成教授和邓铭两起案子串起来,昨晚连夜批的。”
“这么说您昨晚又带人突击审讯赵芳了?”
“你说对了,杨教授,而且收获不小。”郑队一边说,一边在分析板上写,众位警员见状也纷纷拿出了随身携带的笔记本。
“两条线索,一条是,根据赵芳说,邓铭在家乡的名声很不好,他初中时就搞大过女同学的肚子。”
邓铭小时候家里家境并不好,但他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又是个男孩,他一生抑郁不得志的父亲就拼了命挣钱,他那时候有全班最好的文具,在同班同学只能捡老师用剩的粉笔头画画的时候,他却拥有24色的水彩笔;同班同学一年都去不了一趟县城,他却每周都要去县城上两节辅导课。
父亲对邓铭的要求只有一个:拼命读书出人头地挣个好前程,让那些看不起他们的人都刮目相看。但上了初中之后,无论邓铭这么努力,他总是只能考第二名。他们班的第一名是个瘦瘦小小的女孩子,她家境比邓铭差得多,回家要带年幼的弟弟,要做饭、洗碗、喂猪,但她的成绩却永远排在邓铭的前一名。
于是,每次邓铭考完试回家都会面临父亲的诘问和毒打,邓铭心中的茫然和仇恨与日俱增。最终,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以一起讨论问题为借口把女孩约出去,女孩当然好奇他花钱上补习班的题目,于是,十四岁的邓铭对上钩的女孩施暴了。
而后没多久,女孩发现自己怀孕了。班主任老师主张开除女孩的同时把邓铭也开除了,但邓铭的母亲是村里出了名的泼辣,她到学校领导办公室大闹一通,吓得学校领导只能妥协,加上学校承受不住同时失去最有希望冲击市重点高中的两个学生的压力,同时那个女孩的父母也早就动了让她休学回家帮衬父母的心思。在所有人的默许中,那个女孩就这么沉默着被甩出了教育序列之外,而眼睁睁地看着邓铭踩着她的骨血青云直上,走出村子,走向L市的最高学府。
郑队把从赵芳嘴里挖出来的消息说完,办公室陷入了一片短暂的沉默中,“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个邓铭还真是死有余辜。”一个年轻的小警员忍不住低声说。
郑队隔空瞪了他一眼,“都靠报应的话要我们警察干什么,邓铭再该死也不该是这么个不明不白的死法。”
“第二个线索,赵芳说,在邓铭找自己二舅买见手青以前,曾频繁地和一个人联系,这个人网名“他者”,而且这个他者还和赵芳联系过,利用舆论炒作就是这个他者给赵芳支的招。”
“可,Z大给的好好的赔偿金赵芳不收好,为啥要拿着这些钱折腾,最后还把自己搭进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