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他者 > 第1章 第一章 “文科”的“闲人”

第1章 第一章 “文科”的“闲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昨天傍晚,住成教授对门的青年讲师赶材料时打印纸用完了,打算先找成教授借几张应急,没成想成教授家的门一直没有敲开。

老小区的木门不方便用钥匙反锁,因此这个小区里家家都加装了防盗门,按道理说成教授如果出门的话应该会把防盗门带上,可此时,不应门的成教授家,防盗门敞开着。

青年讲师不放心,拧开了成教授家木门的门把,结果就看到成教授倒在餐厅桌子旁边,吓地那位青年讲师立马报了警,警察赶到的时候成教授都已经出现尸僵了,法医根据尸僵和尸斑的情况推断成教授大约死于被发现的前一天凌晨。

诡异的是,警方在成教授书房的桌子上发现了一封遗书,在这封遗书里,成教授言明自己因为受不了良心的谴责而选择自杀,遗书中并未言明发生了什么事,但反复多次提及“学生”这个词,甚至遗书的最后,成教授写,他是因我而死的。

而后,警方要求成教授所在的Z大心理学系的所有老师协助调查。在询问过程中,几乎所有和成教授接触过的老师都表示,成教授一生勤学不辍,即便年近退休依旧保持着高质量的论文产出,而且成教授品性高洁,几乎从没有关于他的负面传言。

这样一位醉心学术有品性高洁的老教授究竟为什么会留下这样一封语焉不详的遗书而后被发现自杀在自己家里呢?

关于遗书中提及的那个疑似“因成教授而死的”学生,整个心理系的老师都缄口不言,纷纷表示成教授非常爱护组里的学生,绝对不存在信中所谓的这种情况。

倒是在对学生的询问笔录里,有几个学生提到了成教授手下的一个博五学生,尽管遮遮掩掩,但这种不寻常还是引起了办案民警的警惕。他们在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摸排暗访,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成教授手下的这位博五学生名叫邓铭,一个月前高坠死亡,坠楼地点就在Z大的某栋教学楼,当时警方的处理意见是这个博士生因为科研压力太大死于自杀。

邓铭的尸体被发现的时间比较早,通知警方后学校就采取紧急公关预案,校领导挨个找经过坠楼现场的学生谈话,又实时监控网络舆论,这件事情在学生中就传的比较隐晦。

后来邓铭父母无法接受儿子因为压力过大自杀的事实,闹到学校里来要求学校赔钱,学校领导自掏腰包在学校旁边定了一个酒店安置了邓铭的父母,不知双方如何谈判的,最终他父母接受了学校开出的条件,既没有将这件事情捅到网上,也没有再闹到学校去,看起来接受了这个事实。

有学生提到,当时邓铭之所以跳楼就是因为他们系博士的毕业要求是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这个学生从博一开始就在做实验、写论文,最后论文即将发表的关头,成教授要求邓铭把一作让出来。

那一年成教授的儿子在首都某重点大学读大三,正是保研的关键时间点,一个核心期刊的一作几乎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不止一个学生提到成教授以毕业威胁邓铭,要他让出一作,邓铭不愿意,核心期刊的一作是毕业的硬性条件,让出一作他一样毕不了业。成教授跟他打包票,说自己和研究生院很熟,研究生院负责毕业审核的人和自己是铁哥们儿,那个人会买自己一个面子,让这个学生顺利拿到毕业证。

最后邓铭受不了成教授的威逼利诱,最终让出了一作,而后就开始积极地准备自己的毕业论文。邓铭安慰自己,没有一作虽然可能影响到自己未来的求职,但自己毕竟已经博五了,要是再延毕一年就31岁了,超过了一批优质平台招聘的年龄上限,能在今年拿到毕业证他就会有机会。

直到答辩前一天,邓铭没在官网的答辩学生名单中找到自己的名字,找到研究生院毕业审核办公室一问才知道,系统显示他未达到毕业要求,不具备答辩资格,要求他延毕一年。

小三十年的寒窗苦读,却在最接近成功的时候发现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邓铭正是这种巨大的落差之中无法接受现实,最终选择了终结自己的生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