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我靠种田名满天下 > 第29章 “昭宜姐,你在做什么呢?怎么脸上全是汗水

第29章 “昭宜姐,你在做什么呢?怎么脸上全是汗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次日,里正在去建设暗渠前,拿着病叶与大伙儿讲玉米大小病斑之事,让大伙儿按照陆穗宁所讲之法去处理病叶,防治病害。

陆穗宁昨夜找里正后,提出了好几种防治虫害的方法。其中就包含天然驱虫剂中的草木灰水或辣椒大蒜水,生物防治中的以虫治虫,农业措施中的轮作倒茬、清洁农田、早播或晚播,生态防虫中的植物伴生,物理防治中的人工驱虫,以及火把诱杀撒灰防虫等方法。

撒草木灰是处理虫害初期最简单之法,村民们能理解。后续说到的轮作、生态防虫等凌驾于整个种植周期的法子,众人就有些听不懂,需后续慢慢消化。

不过单一方法效果有限,需综合使用才能达到虫害防治效果,因此这些方法虽成本低、无污染,适合生态种植,却也需花费更多心力和时间。

不过只要能驱逐虫害,不让害虫伤害庄稼,村民们并不在乎这些。毕竟能驱逐虫害,已然非常了不起,又怎会嫌弃它费时费力呢?

众人听闻此事欣喜不已,纷纷按照里正所讲去做,比以往更期待玉米苗长大、生出果穗后收割之时的到来。

苗见苗,三日高。

一段时日过去,玉米苗节节蹿高,青翠的鞘叶迎着高悬艳阳哗啦啦地舒展开来,气势昂扬,似乎在为脱离病害而高兴。

“陆丫头真厉害,将那病叶摘掉,撒上草木灰真的有用。”徐静英站在田埂前,看着眼前长得高高的玉米,内心欢喜不已。

其他村民看见长势喜人的玉米,内心也忍不住欢乐起来。

“可不是,陆丫头实在是厉害。”

他们此前还未见过如此健康的玉米,只见玉米长高后茎秆笔直挺拔,叶片修长层层交错,颜色由嫩绿转为深青。风过时整株沙沙作响,远望如青纱帐连绵起伏。

不再如以往那般枯叶薄斑错落在玉米间,一片深绿间,从中间切开便是褐色干巴的枯叶,看的惹人心烦。

先不说将那病斑去掉后收成是否增长,单看这卖相,村民们内心也高兴。毕竟谁都不喜自家辛苦种下的作物坑坑洼洼的,出现枯黄颓馁之色。

玉米大小病斑让陆穗宁意识到,古代对防治病害意识有多薄弱。她现在便在忙着制作一些防治虫害之物,以防后续出现虫害,大伙儿遭殃,收成锐减。

只是古代不似现代,现代有化工制品、有农药、有各种一听便头疼的专业术语。古代只能使用一些目之所及之物制作驱虫之药,更多的还是靠自然智慧与生态平衡之法。

现代农药没得,但天然驱虫剂还是可以自己制作的。草木灰水便是最简单易得的天然驱虫剂之一,草木灰加水静置一天一夜后,取澄清液喷洒,不但可以防蚜虫而且还能补钾肥,这是村民被科普玉米大小斑病后选择最多的一个初期驱虫方式之一。

而辣椒混合大蒜捣碎,加水泡上一天一夜,过滤后喷洒在叶子上,可以驱逐蚜虫和红蜘蛛。陆穗宁刚好有辣椒,便制作此种天然驱虫剂,去预防她种在自家小院里的蔬菜和辣椒苗。

至于其他天然驱虫剂,这个就需要她结合手中所拥有的材料,看能不能做出效果更好的驱虫剂来驱逐虫害。不过这个也不急,毕竟一时半会儿,材料工具不足,也不是那么容易制作出来的饿。

目前提出来的那些防治法子,也能应对大部分虫害,若再发现其他虫害,再着手解决便可。

防治虫害这事,不是一时片刻便能做完,在整个耕种阶段都需注意,才能保证庄稼健康成长,结出更多果实,而村民们也因此才能收获更多粮食。

因为暗渠建设步入正轨,她无需时刻盯着,现在空闲时间多了起来。陆穗宁便琢磨着,待水渠建成,她可以去买几亩田来做实验,还有编写农业知识书籍之事也要提上日程。

先前想着编写一般农业知识书,送给萧屹,作为她第一个徒弟的礼物。只是编写到现在,有一搭没一搭的,进度缓慢,也不过才写到了三分之一多一点。

近几日夜间,她睡不着时,便会起来写一下。只是写的有些慢,写一点便歇一会儿,等回过神来时,天都快亮了,为了健康着想,最后只能停笔去睡觉。

也正因此,农业知识书编写进度才会如此缓慢。

陆穗宁给院子里的菜苗们做完虫害防治措施后,便回到放置豆子的屋里,打算拿些豆子做豆酱和酱油。

先前她买豆子时,只想到做豆芽和豆腐,却忘了,豆子并不是只有这两种用途。

其实豆子也能做豆酱和酱油,用来调味赠香。

豆酱和酱油这两种调味料,在现代极其普遍,几乎每户人家都会备上几份。

她在现代做菜时,也会加一点这些调味料,免得过于清淡,没滋没味。

只是这会儿若想做菜时放些豆酱和酱油,便只能自己动手做。

豆酱制作于原料很简单,只需豆子、小麦粉、盐、清水即可,其中小麦粉用于增香,可加可不加。至于制作酱油,需要的原料也一样很简单,与豆酱差不多,不过需要的不是小麦粉,而是小麦或麸皮。

豆酱制作步骤分为三步,第一步是煮豆或蒸豆,她现下需要的就是将豆子洗干净后,浸泡一夜,待明日起来,将豆子煮熟至软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