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燎点点头,“是导演从市内请过来的厨师,专门过来给剧组做饭的。”
见蒋淇荞开始吃粉,秦燎这才拿过勺子开始吃面前的食物。
吃过早饭也到了集合的时间,秦燎需要直接去片场。蒋淇荞小声询问他自己需不需要也跟着过去。秦燎摇摇头。
“天太热了,晚上你觉得无聊再过来吧。”
蒋淇荞独自一人回到房间,才刚过八点,他躺在沙发上打了个哈欠,然后又打开了电视。
他输入TL两个字母,弹出的第一个关联电影就是天路。
这是秦燎的第一部电影,他也是凭借这部作品一举成名。
蒋淇荞点击了播放。
入目的第一个镜头就是秦燎的正脸大特写,他面无表情地站在天桥上大口大口地吃着手里的面包。几十秒过后他吃完手里的面条,顺手把垃圾袋扔进垃圾桶里,然后他朝着汹涌的人群走去。镜头停留在原地未动,而秦燎也迅速消失于人海。
秦燎扮演的角色叫林校路,从影片的开头他就一直在四处流浪,他游荡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没有固定的路线,也没有具体要做的事,他只是一直在走。他和观众一样迷茫,直到有一个人突然问他,是不是在找什么。
林校路脸上第一次出现这样类似于恍然又或者是无措的表情。
原来他一直都在寻找。
林校路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人,就跟他总穿的那身灰扑扑的衣服一样,他整个人也是晦涩灰暗的。没有人注意他也没有人在意他。
他的父母忙于生计只能让他温饱,他从来都没有朋友或者玩伴。
他过往二十年的人生唯一算得上特别的存在的,就是他的初中同桌,对方是他交到的第一个朋友。同桌因为父母工作调动而搬到林校路所在的城市。他们慢慢产生了交集,对方是唯一愿意听他说话的人。
他们的友谊持续到初中毕业,对方转回原来的城市,而林校路失去了唯一一个听众。
他们曾交换过联系方式,最开始他们一周会通一次电话。然后突然有一天,林校路无法再拨通那个电话。
他并没有太多的失落,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他继续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上学。高中毕业之后他也顺理成章地放弃上学开始工作。
也是从那个时候他开始“寻找”。
他走遍全国的每一个角落,但始终没有遇到那个曾愿意听他说话的人。
这部影片漫长又潮湿,灰蓝色的调子从头延续到尾。
如果不是因为江山实在偏爱卡演员大特写的拍摄方式,估计蒋淇荞早就睡着了。
故事唯一算得上有趣的内容在快结尾的位置。
林校路得知家人去世,回家吊唁的时候却突然在本市遇到了当年的同桌。对方大学考回了这里,这些年也一直生活在这。
见到林校路,他的第一反应是意外,随之而来的表情是尴尬。
林校路微微一怔,眼底的情绪从意外惊喜转为愕然,最后是大彻大悟后的平静和麻木。
他慢慢低下头,露出了整部影片里唯一一个笑容,他没再跟对方打招呼,而是直接错身离开了。
他们的失联没有阴差阳错也不是机缘巧合,只是一场蓄意为之的断裂。
人生没有那么多误会,对方只是单纯的不想再联系他。
林校路路过超市,买走了最后一块临期面包。他走上天桥,望着川流不息的街道一口一口地吃完了手里的面包。
然后他继续往前走,眼前是长长的路,他依旧在寻觅。
屏幕变黑,片尾曲缓缓响起。
蒋淇荞不知何时已经坐直了身体,眼前的屏幕刚好可以倒影出他有些木然的表情。
关于这部电影,观众讨论最多的就是林校路对他同桌的感情。解读有很多,有人说只是单纯的友情,有人说是某种情感的寄托,但更多的人都认为林校路是爱着对方的,不然他没理由要这样大费周章地四处寻觅。
蒋淇荞曾反复看过很多次他们重逢后的那段戏,这段表演让秦燎接连斩获了三大奖的最佳新人。
蒋淇荞确定,那一定不是爱情。
林校路的眼底没有绝望和痛苦,这怎么会是爱呢?
更晚些时候房间里又响起敲门声,蒋淇荞拉开房门,发现站在门外的依旧是袁园。
“小荞哥。”对方脸上总是带着几分笑意,让人看着就觉得舒服。“我给你送加湿器。”
蒋淇荞握着门把手的手紧了紧。
“为什么送这个?”
“一直开空调房间太干了,放一个加湿器会好一点。”
蒋淇荞很确定,自己心中一闪而过的情绪是怨恨。
他讨厌甚至是憎恨秦燎。
他讨厌这样一个让他恨不彻底,忘不干净的秦燎。
如果已经换掉了电话号码,再重逢的时候就该识趣地放自己离开。
秦燎,蒋淇荞抿紧唇,你真是个混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