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听了母亲以及舅母的话,已然认定这宝玉是个极恶读书于内帏厮混的蠢物。
如今乍然一见,竟然有种似曾相识之感,不由得大吃一惊。
那贾宝玉从庙里还愿回来,先回贾母处请安,又去见了王夫人,见毕方换了衣裳装扮再回贾母这。
贾母见了便笑道:“外客未见怎么就脱了衣裳,还不见过你妹妹。”
贾宝玉先时便发现屋内多了一个姊妹,料到是林姑母之女,便来作揖问候。
二人互相见礼之后,贾宝玉仔细打量林黛玉,觉得十分面熟便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
林黛玉见他也这么说,心里倒生出些许亲切之意,又见宝玉问她读什么书,想起方才外祖母所答,便回道:“不曾读书,只上过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
宝玉闻言又高兴了起来忙问黛玉名字,而后又闻得林黛玉无字便又兴致勃勃的要给这个妹妹取一个字。
贾母本就想要两家结亲,一则如今女婿仕途正好,联姻可巩固两族关系,二则敏儿去了,只留下玉儿这一个女儿,将来也无兄弟扶持,嫁入母舅家,将来无论如何也有依靠。
因此见她们如此和睦,即便有些不合礼数,也只当没看见心里更高兴了。
贾宝玉见林黛玉腰间也坠了一枚玉佩,当下便高兴道:“妹妹也有玉?可有什么来历没有。”
林黛玉忖度着,想是因他的玉有来历,乃先天所带便问我有无,想来这玉极为稀罕,便回道:“我这玉不过是亲人所赠,并无什么来历,比不得你那玉是件罕物。”
贾宝玉听了这话顿时发起狂病,“有什么稀罕的,连人高低也不择,还说通灵呢!”
说着便摘了玉往地上狠命一摔,吓得众人魂都飞了,忙去争着拾玉。
林黛玉不知那里说错了话竟惹出事来,当下吓得一惊,忙跟着站起来,又见外祖母搂着他哭喊,想来那玉是极为重要,一时脸色都有些发白。
尹雪和王嬷嬷听到正房内闹起来的动静,也不知发生了什么,心里担忧的不行。
王嬷嬷想了想忙从箱子底下的匣子里拿出一封厚厚的书信塞进怀中,便往正房去了,尹雪见此也忙跟了上去。
进屋时,尹雪见众人都围着贾宝玉,贾母还正在给他戴玉,而林黛玉则站在一边,脸色发白,想是吓着了。
看来书中摔玉的情节还是发生了,尹雪有些疑惑,究竟是原著内容不可逆转还是她所做的蝴蝶效应还不够,不足以撼动剧情。
因方才一直不在屋内,并不知道始末,当下也不好判断。
不过又打卡成功了一位。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袭人打卡成功,奖励寿命1年。】
鸳鸯注意到王嬷嬷和尹雪二人正站在门口,忙低声告诉贾母:“林姑娘的奶母并丫头来了 。”
贾母闻言便携了宝玉和黛玉入座,方让她们进来,问道:“什么事。”
已然有小丫头将蒲团拿来,尹雪跟着王嬷嬷跪下磕头见礼,而后王嬷嬷才道:“姑爷带来的信正要给老太太查阅,另所带土仪等都已规整好,请老太太作主分配。”
一时有丫鬟接过信递给贾母,又有丫头拿过一副西洋眼镜给贾母戴上,贾母拆开信件,里面是林如海问候并拜托贾母照料黛玉之语,另外二十几张银票。
贾母看完后暗叹女婿周全,又可惜女儿早逝,眼眶又有些湿润,所幸还有一外孙女伴在身旁。
当下便拍了拍林黛玉的手,笑道:“吓着了吧,可怜见的,脸都白了,你这哥哥性子不坏,只是有些急躁,日子久了你就知道了。”
贾宝玉闻言也意识到自己方才不妥之处,忙赔礼作揖,“方才一时情急,还望妹妹多多担待。”
林黛玉闻言忙站起来还礼,贾母见二人和好便又眉开眼笑,见王嬷嬷还跪着便命她们起来,一时又想起王嬷嬷方才称呼女婿为姑爷,当下便打量起她来。
半晌才道:“你可是敏儿的奶娘?”
王嬷嬷颔首应道:“回老太太,正是。”
贾母闻言便高兴起来,“好好,玉儿有你照料我就放心了,今儿也晚了,那些土仪先放入库房,等明日让婆子带丫头去送,你们也好认认门。”
王嬷嬷闻言又道:“如今天黑了,不知姑娘住哪里,我好打扫房舍。”
贾母想了想便道:“将宝玉挪出来跟我一起在套间暖阁住,你林姑娘便安置在碧纱橱内,等过了残冬再收拾房屋另做打算。”
王嬷嬷闻言觉得有些不妥,贾母既算到她们这两日能到,如何没有时间打扫房舍,可见只是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