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一帆按下重拨键,再次被按断。
“不会吧~~~”季一帆内心吼叫“庚申你可是答应我的。”
一辆白色丰田停在他面前,看了看车牌,是网约车到了。季一帆赶紧先上车坐下。再次回拨,这回是久久无人接听。
“怎么办?要不要先知会老颜?”自问。
“不用,相信庚申,能说到做到!”自答。
纠结的小人,不停在内心摇摆,季一帆想了一会儿,给四人组的小群发消息,告诉他们自己的突发状况,并假装不经意的提起“拍点现场照片和视频给我。”在收获了四人组的安慰以及满口的答应后,放下手机。靠在椅背上,双眼看着窗外不断后退的街景,发呆。
季一帆从小就看到妈妈服药,小小的他知道病人才需要服药,很担心的问过。妈妈告诉自己:“那是营养品,帮助妈妈保养身体的,这样妈妈就有体力跟帆帆一起玩。”
所以,季一帆是很接受妈妈服药这个事情的。不过从初二开始,就发现妈妈的变化,最直观的表现为妈妈的体力下降,游泳单车不能每次和自己一起进行了,爬山次数也锐减,哪怕去,妈妈最多走到山腰处。
后面,情形加剧:妈妈脸上的笑容少了,偶尔他还会看到妈妈一个人在房间里哭。他很害怕,但是直觉的,没在妈妈面前表现出自己的不安。
从小,他就动能上山下水,静可读书思考。他和妈妈经常会就一个小事件小话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像KFC为啥不提供糖包奶球了、共享单车为啥节假日加价、柯南的足球腰带哪里有卖等等。
所以,在发现了妈妈的异常之后,季一帆自己上网去搜查了一番,得到的是压力过大、睡眠不足等答案。直到自己发现了妈妈放在餐桌上的药盒,他以为是妈妈的“营养剂”,就把它放进妈妈的小药箱。
不过,“西酞普兰”这个拗口的名字,偏偏就印在了季一帆的脑子里。两天后,他的百度搜索栏里,已经满是跟抑郁症相关的内容了。
他开始留意妈妈的状态,观察她的情绪变动、睡眠情况。此外,他尤其关注妈妈的用药情况。网上相关内容虽然参差不齐,但是有一点是共性的,就是服药不能停:一是不能突然停药,一般这类药物是要每天服用的,二是服药剂量的变化。
妈妈的病历卡放在哪里,季一帆很清楚。他会趁她不在家的时候,去翻看。上面有每次看病的日期、医院、药品和药量,以及问诊的医生。
这些内容,季一帆都在一个excel文件里,详细的记录了下来。到初三下半学期的时候,妈妈又出现了记忆力下降的情况,尤其会忘记服药。季一帆每天都会偷偷查看放在小药箱里的药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