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人挑眉:"怎么,背不下去了?"
宝玉拱手:"学生斗胆,以为郑注此处有误。"
满堂哗然。郑玄是汉代经学大师,他的注疏向来被奉为圭臬,谁敢质疑?
张大人却来了兴趣:"哦?且道来。"
"郑注云'藏谓怀抱之,修谓习业也',将'藏''修'分释。"宝玉不疾不徐道,"然观上下文义,'藏'当通'臧',即善也。'藏焉修焉'意为'善其心而修其业',方与后文'息游'相应。"
讲堂内鸦雀无声。张大人眯起眼睛,突然拍案:"妙!此解前无古人,却合情合理!"他转向山长,"白鹿书院何时收了这等英才?"
山长也惊得说不出话来。那些等着看笑话的学子更是目瞪口呆。
考核结束,宝玉独坐窗前整理笔记。忽然,一个青衫少年走到他案前,深深一揖:"贾兄高才,小弟佩服。先前多有得罪,还望海涵。"
宝玉抬头,认出是书院有名的才子刘文焕,寒门出身,向来瞧不起富家子弟。
"刘兄客气。"宝玉还礼,"学问之道,本就不分贵贱。"
刘文焕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神色:"贾兄出身高贵,却如此勤学,实在令我等惭愧。"
正说着,周慎匆匆跑来:"贾兄!府上来人了,说是有急事!"
荣国府的小厮满头大汗地递上一封信。宝玉拆开一看,是袭人的笔迹:"林姑娘病重,日日唤宝二爷名字..."
信纸在手中颤抖。宝玉眼前浮现黛玉咳血的模样,心如刀绞。
"备马!我即刻回府!"
山长闻讯赶来:"贾公子,书院规矩,非休沐日不得..."
"学生愿受责罚!"宝玉已经收拾好行囊,"家中表妹病危,不得不回。"
张大人正好路过,得知缘由后捻须道:"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山长,破例一次吧。"
暮色苍茫中,一骑快马冲出书院大门。马背上的少年衣袂翻飞,眼中含泪。此刻他不再是诗人李白,也不是才子贾宝玉,只是一个牵挂心上人的普通少年。
"黛玉...等我..."
山路蜿蜒,如同命运曲折。他不知道,这次回府将面临怎样的变故,只知道无论如何,都要守护那个懂他诗、知他心的女子。
通灵宝玉在胸前发烫,仿佛在提醒他:这一世,绝不能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