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天,终于亮了。
紧接着,刘瑾的同党被一一清算,从内阁、六部尚书到都察院、翰林院、六科、二十四衙门,刘瑾的党羽共有大小官员七八十人。
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张彩心术不正,攀附刘瑾,广受贿赂,被判处监禁终身,不久病死狱中;焦芳人品庸劣,攀附刘瑾,作风不正,被判处削官为民,终身不得录用。
刘瑾一倒台,树倒猢狲散,那些曾经依附刘瑾的人们,都纷纷装聋作哑,有的甚至前去踩上一脚,希望在皇帝面前混个脸熟。
不料,朱厚照命张永查抄刘瑾的家时,发现了大量的金银财宝以及来自国内外的珍贵玩物,朱厚照一声令下,全部充入豹房。
正愁着没钱用呢,这刘瑾一下子成了朱厚照的财神爷。
朱厚照连日连夜的清算财产,前前后后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最终折算成白银六百八十三万两。
朱厚照笑了,堆积如山的银子摆在他面前,连做梦都是满天的银子往下掉。
连同那些金银财宝一起被查抄出来的,还有一大堆折子文书,里面记录着刘瑾与朝内外官员们的往来情况。
看见这玩意儿的时候,朱厚照犯了严重的选择困难症,看还是不看呢?
如果看了,估计整个朝堂上没有一个清白之人。
但如果不看呢,朱厚照的内心又充满了好奇!
朱厚照一个人蹲在如山的银子堆前,玩起了点兵点将,一遍又一遍,都在提示他不要看。
嘿,银子啊银子,你还是不了解这位正德小哥呀!你不让他看,他就偏要看。
朱厚照随手捡起一本文书,打开看了。
嚯,正好是李东阳写的。
内容大致就是一大堆恭维的话:刘大爹,您好呀,近来身体可还好?听闻您父亲过寿了,小李特意写了一篇《祝寿文》,还请刘大爹笑纳哈。
朱厚照看了第一本,就被气得说不出话来。
紧接着,他又翻开了第二本,是张彩的文书,里面详细描述了三步走规划,可惜刘瑾刚走到第二步,自己就嗝屁了。
朱厚照看了连连摇头,没想到啊没想到,一个个表面上看着都公正无私,没成想都是些道貌岸然的虚伪之人。
第三本、第四本、第五本......
朱厚照看累了,趴在银山上就睡了过去。
等他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晌午时分,太阳光打在白花花的银子上,格外刺眼。
见朱厚照醒了,钱宁急忙跑上前,奏道:“陛下,户部主事戴冠在门外等候多时了,您看,见还是不见?”
“见!当然要见!”朱厚照听到戴冠二字时,脑袋里虽然想不起此人长相,但是却在刘瑾家搜出的那堆文书里,见过这个名字,“把他带到军事训练基地,我洗把脸就来。”
朱厚照是个聪明人,财不外露的道理自是明了。
趁着所谓“洗脸”的间隙,朱厚照从书堆里,艰难地翻出了戴冠的奏折。
军事训练基地内,将官们正在带队训练,看着文绉绉的戴冠来了,不由得心生好奇,这地方可极少见到文官。
在那些将官的眼中,这些文官就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整天只知道之乎者也,啥也不是。
所以,一个个见了戴冠,几乎都不待见他。
戴冠一步一步走进基地内,面不改色,步伐稳定,心中虽有波澜,却显得是镇定自若。
“戴冠是吧,来找朕有何贵干哪?”朱厚照心里面有几分不爽,走到总教官的席位前,坐下后板着脸问道。
“启禀圣上,臣听闻陛下从刘瑾家中查抄了数以万计的金银财宝,这些钱财,都是刘瑾先前搜刮的不义之财,按理说应当充入国库,臣特来向陛下请示。”戴冠缓缓起身,奏道。
“哪有钱?”朱厚照不等戴冠说完话,当即打断,“你从哪里听来的消息,你看这像是有钱的地方吗?”
戴冠欲哭无泪,心里明白了,皇帝就是要私吞这笔钱财。
“陛下,现在各地军费告急,户部已经没有钱了,您就看在天下百姓的份上,挪一部分出来,以解燃眉之急可好?”戴冠继续尝试着说服朱厚照。
“钱,没有!”朱厚照从怀里掏出一份文书,“不过,朕倒是有一件东西,可解你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