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吾从来没有称帝之心,宣王继位后。君吾除了一天查救治怪病的书就是在修炼,因为这段时间君吾性情大变,动不动就和梅念卿他们吵起来。
同宣、商文、仇若决定去别方外修,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新国主夜琅,大家实在受不了他的尿性,便暂时离开了。梅念卿跟君吾待在一起,君吾几乎每天只睡两三个时,天有时候会问一句,他们没来吗?但是问完后,梅念卿要回答了,他又马上否决道:“不要跟我提他们,一个字都不要提!”
梅念卿知道他心里不舒服,只要他语气有变,便立马顺着他不说一句。
终于有一天,君吾看见了一本书籍决定去找之前的师傅们。
而自从铜炉山火爆发,君吾的一众师傅们早就不知踪迹,他只得开祭台引天象告知师傅们。
本来有百来位师傅的,可到场的却只有数十位,君吾面上也是表现的云淡风轻,毫无所谓,可是只有梅念卿知道他并不是不在意,而是他怕他越刻意,就越失败,为什么都觉得是他错了呢?凭什么!绝对不行!
君吾跟前来的这些师傅商量自己的计划,师傅听完的办法,都摇摇头道:“太……太子殿下,此法十分凶险,可行吗吗?”
又是质疑!
君吾不语。
那大家都不语。
同时都陷入僵持中。
这时出现一个温和的声音道:“可不可行,诸位都没试,别这么早下定论。”
清欢。
清欢从人堆里挤出来,发现没有一个好眼睛看他,清欢道长也不生气,往地面枯木上一蹲,自顾自啃着一个金黄的柿子道:“都别这么看我,太子殿下叫你来是帮忙的,不是瞪大小眼的。”
谁能不知道他是来干嘛的。
他们自然是知道的,可怎么帮?如今的君吾要信徒没有,要君权更没有,三无人士,还想着去拯救苍生,谁不为他捏一把汗!
君吾没有去看清欢,他还是老样子。很悠闲的样子,乌庸国近来发生了什么事,他一点都不在乎,他只知道自己的徒弟现在需要帮忙。
那些人们被清欢的话堵的半天不说话了。
清欢吃完了柿子站起来,问君吾道:“太子殿下,你需要我们做什么呢?”
身后的其他人道:“喂,清欢,那别忘记了现在乌庸国是谁在做主。”
除了宣王那个混小子还能是谁?
大家为什么觉得太子殿下刚才说的办法不太可行,是因为君吾的办法是要在王宫内设一个祭台,他一边修练,一边想办法阻止火山再次爆发,他的提议是先要给王宫周围凿出来一圈护成河。
这个办法不是不可行,只是大家对宣王心有芥蒂而那混账宣王对他们肯定也十分厌恶。
既然太子殿下已经开口,他们岂有不帮之理?
就这样所有的人跟君吾去了王宫,新胜任的国主宣王,对君吾的提议自然是百呼百应的,短短两天便命千人造好了君吾需要的祭台。
设圆月十五,行登台之礼,各位道长们作为君吾原先的太子师,必定是要一同上去行祭礼,却被宣王阻止骂他们怎么配上去!
国主宣王身着墨服在一旁帝王撵上,见那群人也要跟着君吾上台,气的跳下撵,大呼道:“你们这些人算什么东西,也要跟着上去!”
君吾知道宣王会闹,沉声道:“阿琅,不要太无礼了!”
宣王哼一声道:“王兄,你就是太惯着这帮人了,你看看他们,只要你一出事,该来的都没来。”
众师心道:“难道我等不该来?”
君吾却是有气道:“祭台马上要开始了,你胡闹什么?你回你的宫去吧,这里那不要管。”
我……
宣王甩脸上了撵,回去了。
众师跟君吾上了祭台后,有人道:“太子殿下,恕老夫直言,宣王并不适合当王,我们可以帮你,夺得王位……”
君吾怒目道:“放肆!这种话以后还是不要再说了,开台吧。”
天色入夜,一个宫人鬼鬼祟祟进去,朝殿里人道:“国主陛下,臣有事要奏。”
殿中人正是宣王,他猛的问道:“查到了吗?有什么办法?”
宫人暗暗一笑道:“活人献祭。”
宣王道:“那你快去召集一些人,最好找一大批人,孤要帮王兄。”
宫人走后,宣王自言自语道:“太子哥哥,弟弟是真的想帮你,你是我最重要的人。”
深夜太子众师决定去铜炉山一观,刚到铜炉山便听见哭哭啼啼的声音,他们一惊。
飞过去一看,见一群士兵正押着一大群白衣人,决定将这些人全部推到火坑里去。
这是怎么回事?这不可能是太子殿下下令的活人献祭吧,太恐怖了,他们过去决定抓士兵一问,这一问才知,居然是宣王的主意。他们抓住了一些士兵,放走了无辜者。
君吾听完这件事情大怒:“简直胡闹!”
众太子师道:“宣王本性已坏,我们作为修行之人,是要替天行道。”
死里逃生的士兵回去告诉宣王,是太子师阻止了他们还杀了其他士兵,宣王震怒,他要杀了所有太子师。
四君殿院内突然冲进来了一队精卫,他们都是保护国主,武功十分高强精卫。他们来这里只有一个目的,杀太子众师。
太子众师见有动静,冲到外面,那些精卫便道:“杀无赦,一个都不准留下!”
精卫并没有听君吾与梅念卿的喝斥,对太子众师也是刀刀下死手。太子师只有十多位,面对数千人,也是寡不敌众,稍稍败下阵来。其实太子众师,不是打不过他们,只是在等君吾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