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何华听从温言的忠告,没再去艺术楼。
不是怕学生们八卦他,是怕他自己会忍不住和学生们一起八卦温言。
第二天,也就是暑训最后一天,何华也没有去艺术楼,钱多多她们来操场找过他,不过温言通风报信及时,何华自己也留了个心眼,没给她们八卦的机会。
老李仍然坐镇操场,脸比街边的长沙臭豆腐还臭,体育生也不敢造次。
然而,就算艺体生们都被压制住了,何华也没有度过平静的第二天,因为有新的八卦团体出现了——老师们来上班了!
开学前,柳一老师提前三天上班,准备新学期相关事宜。许久不见各位同事,老师们甚是想念彼此,免不了多聊几句,免不了吃点瓜,唠点八卦。
去年老师们一起唠艺术组的合唱代课老师温言,今年老师们一起唠体育组的足球代课老师何华。
“很年轻,才20岁就毕业来当老师了。”
“跳过级?”
“他们学体育的走特招升学可以不看年龄,小何好像体育还挺厉害。”
“听老李说,他是北体毕业的,国家一级运动员,上过全国决赛,差点拿运动健将。”
“我要是有个这样的学生,我做梦都能笑醒,不过有这水平为什么要来高中当代课老师,屈才了呀。”
“可能因为伤病之类的没法再比赛了吧,怪可惜的。”
“那也应该可以去当专业教练的吧,那个挣得多,当高中老师,又累,挣得又少。”
“安贫乐道吧诸位,公家设立学堂,是为天下储人才,非为诸君谋进取;诸君为人师表,是为国家图富强,非为一己利身家*。”
“翻译,穷我一个人,造福千万家。”
“是穷我们一群人啦。”
“什么时候涨工资?”
“行了行了别发酸了,等会儿去开会了——对了,小何以前练的什么项目?”
“足球?”
“不知道。”
“有空问问小何?”
“去开会啦!”
一中不重形式主义,全体教师大会开得很不走心,每年都是一个样。
简单总结过去一年的成绩,简单展望新一年更好的成绩,然后就开始列一二三四五六七,新一年的重要事项。
讲完重要事项,再简单鼓励鼓励,督促督促,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中更美好的未来”结束,散会。
全程不到一个小时,基本都是在讲重要的事情,非常务实,也可以说简单粗暴。
而且散会后就可以直接回家,也是非常的方便省事。
散会后,老师们就开始寻找何华了。
何华很好找,温言到一中一年,已经凭借着优越的外形与各位老师熟识了,而在温言旁边另一个外形优越的,就是何华。
同是八卦,老师们就礼貌得体得多,只是旁敲侧击,关注点也大多在何华的教育经历上。而且也比艺体生们高效,艺体生们求而不得的何华微信,老师们只要想加,何华就加。
终于,暑训最后一天结束了,何华守住了他宝贵的微信号,一个学生也没加,但是加了近百个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