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一遵守教育部门相关规定,暑假不补课,但艺体生还是要暑训的。
一周训五天,周末歇两天,一个暑假不停歇。
于是何华回到柳城,东跑西颠办完各种手续证件,又把从表叔家寄来的东西安置好,终于踩着暑假的尾巴,走马上任了。
暑训倒数第二天,暑假倒数第四天,周四,8月23日,处暑。
处暑意为炎热离开,暑气至此而止。这天天气却并不十分符合节气,才早晨六点,明晃晃的太阳就高高挂上了天,开始一天的烘烤作业。
十数年形成的生物钟再次奏效,何华六点准时睁眼,起床穿衣洗漱完毕,蹑手蹑脚出门,去一中操场跑步。
看门的保安大叔都认识了这位新来的体育老师,热情地跟他打招呼。操场上还有几位也在晨练的老师,何华在操场晨跑了不过三天,就和他们熟识了。
然而何华跑得比较快,老师们追不上,于是何华和老师们打过招呼就自己跑圈去了,跑完再道个别,回到家时不到七点,温言也已经起床了,正在厨房做两个人的早餐。
“回来了。”温言微笑着招呼何华,“等会儿一起吃早饭。”
“好嘞!我先去冲个澡!”何华答应一声,冲去浴室洗澡。
冲完澡出来,早餐刚好摆上桌,简简单单的清粥小菜,但味道很好。吃完饭,考虑到何华做足球老师,少不得要在操场上跑来跑去,能量消耗比较大,温言又给何华塞了几块巧克力和面包,再加几瓶能量饮料。
“温老师,我不需要这个。”何华慌忙推辞。
“那送给学生吧。”温言笑笑说,“听说体育生刺头多,和他们搞好关系不容易。”
跟刺头搞关系,也不是这点吃的喝的就能搞定的呀。何华心里想。
但也是温言一片好心,何华还是收下了。
时间刚好七点半,暑训开始时间是8点,但老师要提前到,于是两人这就出发去学校了。
艺体生训练量大,早晨起床不容易,而且别的同学都放假,自己却仍在训练,心里多少有些不情愿,因此暑训一点都不积极,早到的寥寥无几,卡点的最多,迟到个十几二十分钟的也不少。
路上,温言絮絮地和何华说着这些情况:“就算学生不积极,但我们做老师的也不能消极怠工,一定要早到,保证学生们到校就能见到老师,就能训练。”
两人到了学校西门,保安大叔给他俩打开电动门,热情地和他们打招呼。
“早上好。”温言也跟保安大叔道好,顺便问道,“我今天晚了几分钟,现在来了多少学生了?”
保安大叔哈哈一笑:“就那些呗。”
温言:“好,谢谢您。”
走过电动门,温言微微皱眉,对何华说道:“你看,越到最后学生越懈怠,昨天他们的心就不在训练上了,今天心只会飞得更远,所以你也不要太较真,毕竟都是孩子,贪玩很正常。”
何华回答道:“放心吧,我不会较真,毕竟我以前就这种刺头学生。”
温言含笑打量何华:“是吗,看不出来啊。”
“因为是以前啊。” 何华笑道。
两位老师有说有笑走过了校门后的直道,之后准备在岔路口分开,一个继续直行去逸夫艺术楼,一个右拐去操场。
然而刚到岔路口,两人刚举起手要挥手告别,就听见耳边炸响了热烈的鼓号声。
岔路口处,小花园中,竟然藏了一个乐队!
乐队编制简陋,比正规编制的乐团差远了,但要鼓有鼓、要号有号,管乐不够、弦乐来凑,大镲小镲之类技术含量低的则拉了弹钢琴的、练声乐的、舞蹈生、美术生、体育生、甚至还有几个既不是艺术生、也不是体育生的来凑。
除了温言知道的专业艺术生外,其他拉来凑数的看来也事先练过,鼓啊镲啊都在乐点上,一首《欢迎进行曲》合奏得热情洋溢、有模有样,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都在调上,音乐老师温言听了简直要欣慰得落下眼泪。
练播音主持的学生迈步上前,一个个落落大方,字正腔圆:“七月流火。”
“暑气将尽。”
“今天是处暑,一个暑气即将离开的日子。”
“我们送走暑气,迎来了新的学期。”
“也迎来了新的老师。”
“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
“满怀热情。”
“满怀喜悦。”
“展示暑训两个月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