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我不上心,”皇后更是长叹,说到这个她总算又有了些凡俗活气,不像是这冷清宫殿里冰凉的一尊造像:“阿准十七岁那年从边境回来,后来又在路途上伤着,回京之后人就沉默寡言起来。”
“我知道,他亲自护着阿恒的尸身回来,他们在战场上遭遇了些什么,我却不知其中细节。我曾也提过阿准的婚事,他却亲自去求了圣旨,要自己做主,结果呢,这些年就这么耽搁着了......”
皇后和皇帝都不知原因的事情,长公主就更不知道了,眼看着皇后的神情变得低落,她问:“虞贵妃挑中的是哪家的女孩?”
“赵御史家嫡出的大小姐做正妃,还有几个不起眼的武将家的庶女,她选的保守,我也无可指摘。”
“唯独阿准的婚事,我有些为难。”
长公主赞成的点了点头,阿准这个孩子最不喜欢的就是给旁人添麻烦,这虞贵妃这么多年了也算间接做了件好事。为了不耽搁弟弟的婚事,阿准怎么着也得对自己的婚事上点心了。
对了,婚事的话......
“阿准的婚事也很是难寻人选,一时半会儿怕是也挑不出合适的女孩子。”皇帝防着慕容家,更是防着她慕容家的女儿生下的皇子,这也是阿准婚事耽搁这么多年最深刻的原因。
慕容氏一族看着蒸蒸日上,实则大厦倾颓不过就是一瞬间,如今已有没落之势,选谁,谁又愿意,谁又不让皇帝起忌惮之心,都是难事。
皇后忧思良多,长公主的思绪却早已飘远了。
“我倒是有一个人选,娘娘可愿意一听?”
“愿闻其详。”
“昌平侯楚铮的第三女,她可好?”
皇后疑惑,这个名字略有些熟悉:“可是前几日,封出了和亲公主的那个昌平侯楚家?”
“正是,他的第三女并非嫡出,自小养在小台山佛寺边上,与家人不算亲厚,我知你顾虑,她算是一个不错的人选。另外,陛下刚刚封了楚铮的二女儿为公主远嫁和亲,昌平侯心中难保没有怨言,此时再给予一个皇子妃名位,岂不是起到安抚作用,陛下也少些疑心。”
皇后沉思着,这不失为一个办法,可她又不免觉得讽刺。
她和长公主二人,也曾经都是被命运左右的可怜人,如今,竟然也要去随意左右他人的命运了。
楚家这两个女孩,都是在什么都不知道、对一切都无能为力的时候,被人推着走向的不同的人生。
可她似乎也说不出还有什么更好的人选,她也不能置喙皇帝制衡朝局,巩固皇权威势的决定。
罢了。
“此事还要问过陛下和阿准。”
“皇后娘娘何须问过阿准,他只怕也是乐意的,那个女孩也未尝不乐意。他二人早已见过面,我听华盈和阿婷说过,阿准似乎是对她有意的。”
“当真?”
“自然是真的,皇后殿下大可去问阿准。”
皇后将此事暗暗记在心里,如果是真的......那确实不失为一桩好姻缘。
二人又闲聊了一会儿,长公主告退之后,皇后一个人在坤宁宫中思考了许久。
直到太阳西沉,她才叫来宫女。
“备轿,去紫宸殿,本宫要去见陛下。”
小宫女不明白其中深刻的其他缘由,只知道这是她伺候皇后娘娘以来,皇后娘娘第一次主动提起去见陛下,于是欢欢喜喜地告退,去通知人准备。
——————
紫宸殿中皇帝刚刚结束了一日的政务,就听见江泉禀报皇后求见,她又有很久没有来见他了,于是皇帝立马让皇后进来,至于她说些什么都不再重要。
只知道当日黄昏后,三皇子宁王殿下被传召进宫,在陛下的紫宸殿内不知道说了些什么,第二日早朝的时候,皇帝当朝便宣读了一道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旨意。
自此,昌平侯府明面上算是双喜临门,二女儿刚刚封了公主,和亲西南,三女儿又立马得了旨意,立为宁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