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天,在朱锦和徐姑姑几人的“密谋”下,先是带着她们见过了闻幽,又见过了慕容师父。慕容师父单名一个凝字,出身北方三大武学宗师之一的慕容家,并不是临云阁出身的,是闻幽请来教学的。临云阁来去自由,并不会强求弟子留在阁中承接师父衣钵,也会遍寻天下名师入阁教学,只要女的。
闻幽对学生和教学要求严格,但对孩子还是很和善的,送了几人一人一套阁中特有的见面礼。散去后,却是有些板起脸来说朱锦:“你说你,可叹你家中和我教你一身才华,就是不教教自己闺女。”
朱锦自小练琵琶和琴,在宫中随退休恩养的帝师练过书法、随国手学过围棋打败过该国手门下第一得意弟子;来临云阁后得闻幽亲自教导,其中她的丹青妙笔也曾被闻幽赞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还随天下第一巧的云家出身的云三娘子学过机关奇巧。
“师父,各有各的缘分,我做娘亲的给她们提供最好的最多的,想学什么都能学,但要再往下还得看她们自己的了。”朱锦自己学得有杂有精,对自家女儿并不刻意引导,多是接触见识。
闻幽曾受过高祖皇后和魏敏大恩,对她们的后辈自然另眼相待,当年一见到年仅十岁的朱锦,就在心里惊呼太有当年高祖皇后的神采了,但还是稳住了,考验过朱锦的资质悟性才收入门下的。这也是魏敏交代过她的,你收学生当要选贤惟能,才不负你的惊世才华和才女之名。
但现在许是年纪上来了,愈发念着当年的恩情。
闻幽卸下脸上的气势,转而温柔地说“锦儿,我也跟你说过,我受过你外祖母和母亲大恩,可以说没有她们就没有今日的临云阁,只要你们愿意,这三个孩子我都可以收了。”
当年朝代更迭,乱世之下,临云阁也逃不开时代洪流裹挟,一度陷入死局,是高祖皇后和魏敏伸出援手令临云阁得以恢复生机。
朱锦嗔道:“师父您又来了,当年我母亲如何讲的?您就不怕她们几个资质平庸枉了这临云阁的名声,我可不同意啊,世人谁不知道我是临云阁出去的,我师门被诟病争议怎么行。”
闻幽被她气笑了,笑着打她手背说:“去你的,有你这么说自家孩子的吗?当年宫里还说你是宫中第一伶牙俐齿之人,我瞧啊还是谦虚了,你是天下第一伶牙俐齿之人。”
“那也不错,天下第一才女的徒儿是天下第一伶牙俐齿之人,也不枉咱们临云阁的声望。”
师徒二人说笑完,朱锦还是正色说道:“让阁里的师父们看看吧,有能入眼的我就送来,您可别坏了规矩。”
虽说阁主收徒可全凭心意,但朱锦知道,闻幽门下众人都有出类拔萃的先天优势,她和舒宁都没动过凭关系把女儿塞进来的心思,她现在更不会借着外祖母和祖母的缘故让自家后辈入阁受教。
又过了几天,快到离开的时候了,再晚就赶不上大公主的婚期了。朱缃三个也随着阁里的通学考核考了一回。
徐姑姑来跟朱锦讲,慕容师父愿意收朱缃入门,云三娘子看中了朱绒,琚微觉得朱纯颇有厨艺天赋就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了。朱锦听后哈哈大笑,前两个她倒还不意外,怎么小女儿又厨艺天赋她没看出来。
朱锦问:“徐师姐你觉得怎么样?”
徐姑姑边思索边说:“师父同我说的是大姑娘功底扎实,身子骨经得起折腾,虽然有些晚了,但胜在武学书册看得多且勤学好练。二姑娘嘛,云三娘子说在机关奇巧方面只怕还要胜过你当年,但她也说了比不了你身兼多样。琚微说的咱们三姑娘长了一把好嘴,什么食材调料都尝得出,都说的一二,口味还刁,这才几天就把阁里的伙食上上下下调整了一大半,琚微自己都觉得很可以。我觉得,几位师父能这么说,她们几个定是能入眼的了,就看家里的意思了。”
朱锦听罢再度哈哈大笑,笑了一阵后,她轻轻拭去眼角笑出来的泪滴,说:“我是没意见的,徐师姐你知道的,我没意见,但就是缃儿得回去问问我哥哥嫂子,绒儿纯儿也得回去问过她们父亲的意思。”双亲都在,她自然不能一人做主。
当晚,朱锦又去问几个孩子的意思,她们都很诧异,但随即转为开心,开心过后朱缃和朱绒又有些许担心。朱绒说:“母亲,那学堂那边?”
朱锦知道她们的担忧,她爽朗地说:“这你们放心,我一定会把学堂开下去的,现在已经很像样子了不是吗?你们不在,我就让小妹她们几个帮我,她们进步很大,这些琐事早就能独当一面了。但是,我们还是要回去问过大舅舅大舅母和你们的父亲。”
最后,她们都选择入阁受教,但还要回家征得父母同意。
又是一日清晨,朱锦和徐白几人告别了师父,带着三个姑娘启程回京了。
到京时已是八月初十,学堂按计划也已开学,朱锦安排曹瑛和张氏张罗着,一切都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