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和离后精彩纷呈的人生 > 第9章 筹备

第9章 筹备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朱缃牵着焦小妹说:“快,坐下。”

“谢谢大小姐。”

“你想不想上学?”朱缃开门见山。

“真的可以吗?”焦小妹小心翼翼。

“可以,我姑姑正在操办一个女子学堂,只教女孩子。”朱缃继续介绍。

“我...应该很多人想承教于朱家二小姐吧。”焦家给朱家送了那么多年的货,都知道朱锦曾是崇文阁掌教,焦小妹担心会有很多官宦人家的女儿前来求读朱锦的学堂。

“这你放心,我们说好了,不收官宦家眷,就想教你这样勤奋好学但家中暂时还没有条件供姑娘家读书的。”朱缃听懂了焦小妹的顾虑,说出了招生宗旨。

“真的吗?”焦小妹眼中亮起光芒。

“是真的,你不是还说在教其他小妹妹们识字吗?最好你能把她们都带来上学。”

“可是我们这样的人家......”焦小妹转而担心起上学读书的用度,她见过哥哥上几年学堂,都要给先生送东西和银子。

“这你不用担心,我们都算好了,一年有8个月上课,但每月每旬只开学5天,每逢初一十五都不上课,腊月正月放假,六月七月放假,统一订做发放学服和笔墨纸砚,上课那天学堂统管午饭,每年每人就收5钱银子,其他的绝不再多收。”朱缃解释着。

焦小妹听了后在心中快速地算着,只觉得跟她听说的隔壁街的陈夫子私塾比都便宜好多,陈夫子的私塾可不管衣物吃食的,每逢佳节他的学生们还给他送酒送肉,可是她从小到大也没见过陈夫子学堂出来的有谁能中举。心思转回来,她听了朱缃的话,她真的很想来上学堂,而且是专为女子开的学堂。

“你回去和你爹娘商量一下,若是你家中不放你来学堂,我也依旧教你的。”朱缃善解人意地跟焦小妹说着。

这几天,朱锦带着女儿和侄女,采买桌椅、笔墨纸砚、布料,安排院中布置和人手。这天刚从学堂忙回来,曹氏就派人来说曹瑛来了,快请朱锦过去。朱锦一听法理课堂有着落了!?立马赶过去。

到了曹氏那,朱锦见着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妇人正与曹氏热络地说着话,曹氏看见朱锦就立马牵起对方的手介绍:“这是我族中堂妹,曹瑛;瑛妹这就是我们家二小姐。”

朱锦与曹瑛互相见礼。

“我去信才没几天,她今儿就自己登门了。”曹氏爽快地说着。

“看了姐姐的信,我又惊异又激动,朱二小姐此举真是令人佩服。不瞒你们说,这些年我随着夫家做生意也走了许多地方,见的自然不是官宦人家,多是江湖上、坊间做生意的,哪怕是富贵之家的姑娘们也鲜有读书识字的,更别提市井人家了。”

“那年冬天,天儿特别冷,我们家在姑苏为几桩生意盘桓,我在街上就眼睁睁看着一对孤寡的母女因家中落魄潦倒,本想着托人牙子能进内宅做女使奴婢的,可怜不识字,硬生生被哄着在卖身契上画了押被卖到妓院里去了,母女二人在那挣扎被打得体无完肤。我于心不忍,使人出钱从楼里赎了出来。请大夫给她们救治,可惜那位母亲护着女儿,被打得太重,不治身亡了,小女孩活了下来,现在我府上做些杂事,可叹她命运凄凉。若是女孩儿们能读书识字,虽拗不过这世道,但好歹不致轻易被哄骗。朱二小姐愿为坊间贫寒家的姑娘们开学堂,我当真佩服,我虽未教过书,但若是让我去教,我也是不怵的。”曹瑛一吐心中所想。

朱锦和曹氏听着,面上多有不忍,她们从小衣食无忧,特别是朱锦一生万千宠爱不识人间烟火,就算去过京城以外的地方也多是游山玩水,随先皇和陛下出巡,哪里不是一片繁华安定的景象。

朱锦斟酌着问曹氏:“嫂子,不知我们该如何论序齿?”

“算起来,瑛妹倒长你半岁。”曹氏算着两人的生辰。

“若姐姐不嫌弃,我唤一声瑛姐,你随嫂子叫我二妹可好?”朱锦诚心相交。

“二小姐客气了,虚长半岁罢了。”曹瑛晓得朱锦身份的厉害,也不敢随便应承。

曹氏开口了:“瑛妹你别拘着,我这位姑奶奶是最随和不过的,半岁也是年纪,由她叫吧。”

“对啊,嫂子的妹妹,缃儿的姨母,论起大小来,叫姐姐是应该的。”朱锦说。

“好,那我日后就听二妹你差遣了,在律例上我可能比不上大姐姐那么熟,还望你不嫌弃。”曹瑛也不推辞了。

“哪有的事,我也听嫂子说了,瑛姐的祖父当年可是和嫂子的祖父一起撰写大兴律的,有此家学渊源,定然不差。方才听瑛姐讲的,就知道瑛姐这些年走南闯北见识得肯定比我这久居深宅的人要多要广,瑛姐别太谦虚了。”朱锦知道曹家的孩子无论男女都能将大兴律倒背如流,加上曹瑛多年来见多识广,能教的肯定不止是书面的条条框框。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朱锦就把法理课全部放手给曹瑛,一应器具用书只管开口。至于医理嘛,现在重点先识字认字,学医还不用着急一同开课,等张氏生了孩子出了月子再开都来得及。

又过了两天,焦小妹捎信给朱缃,她说服了爹娘允她来上学堂,还有左邻右舍的三个姐妹也能一同来。朱缃又派人回信说等她消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