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朱锦带着朱缃三个姐妹用早饭,朱锦突然对朱缃说:“缃儿,你说咱们办一个女子学堂好不好?”
哐当几声,三个姑娘手中汤匙从手中跌落碗里。
“真的吗?”“可以吗?”“娘你再说一遍。”
三人同时开口,把朱锦逗笑了。
“我再说一遍,我真的想办一处女子学堂,可不可以的,我觉得可以。”
“娘,你是听表姐说了焦小妹之后有的想法吗?”朱绒继续问道。
“是,昨天听缃儿讲了之后,我晚上回来后都在想,我愈发想要像她一样,教许许多多没读过书的姑娘们识字读书。虽然没见过焦小妹,但我想她该是一个灵动好学的姑娘,看她画的又有天赋又有章法,自己偶然间跟缃儿识字写字,还能想着教别人。这世上还有多少个像她一样的女孩儿被埋没了呢。”朱锦感慨着说。
“姑姑,你不嫌弃她是市井人家的女儿吗?”朱缃担忧着问。
“为什么要嫌弃,她们家也是勤恳干活、用心经营买卖的,不偷不抢不赌的规矩人家,世家大族的女儿们有家中女子私塾、有崇文阁伴读,她那么用心好学却没有机会,如果不是偶然与你结识,你又仗义侠气,她哪里能识字,我们又怎能看到她的精妙画工呢?崇文阁我是回不去了,也不想回去了,与其在家闲着,不如开个学堂,教教市坊间不能读书的女孩子们。”朱锦对女孩儿们吐露心中所想。
“太棒了姑姑!我一定要在学堂里当教书先生!”朱缃眼中焕发出光芒,朱绒和朱纯也听得跃跃欲试。
午饭时,朱锦跟魏敏夫妇提起,朱锦原想着父母会不同意,毕竟这需要经常出门抛头露面。没想到老两口一口答应,赞不绝口。
魏敏:“我觉着好,这朝中或民间都有学堂私塾,便只有男孩去,一个个为了功名科考日夜苦读。咱们女子虽不科考,但也需读书识字啊,就算不求日后才名闻世,认字识理总不是坏事。再者,崇文阁的掌教嘛不要咱,咱还不去了,让舒宁干去吧,看她干得也还挺好的,至少没来闹。”
“不错,你们有这样的想法很好,你爷爷以前啊大字不识一个,就容易吃亏,好不容易跟着高祖皇帝打了天下之后,就硬逼着我读书识字,还要练武,这才有了你爹我才貌出众文武双全。”朱成松一边忆往昔一边支持。
“当着孙辈的面儿你就别吹嘘了。”
“我哪是吹嘘了,我要不是才貌出众文武双全,高祖皇后能同意你下嫁给我吗?”朱成松揪着自己的优点不放。
三个小辈一边吃一边偷笑。
“父亲母亲同意,那我就斗胆试一试。”朱锦得到父母的认可支持,无不欢喜。
午后,朱钦回来听说了朱锦要办学堂,当即和曹氏列了一张办文书的具体章程,写到最后觉得不如自己帮妹妹把事办了就行了,本来就在他当差的衙门——京兆尹府,而他本人就是京兆尹,京城内的事大多都得走一遍京兆尹府。曹氏嘛,出身法学世家,父亲为大理寺卿,从小在大兴律里泡大的姑娘,大兴律里可干什么不可干什么,她没准儿比许多官员都清楚。
要办学堂,其实也不用过什么章程,从京城到乡野处处都有学堂私塾,也没有家家都过了官府台账文书,但朱锦这民间的女子学堂倒是第一遭,还是办点齐全的手续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