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徐宗源微微点点头,宽慰她道:“他并不知道你在。”
三个人是同窗,儿时也曾经一起背过太子太傅们的耳目,去做过一些逃课之类的荒唐事。
就算是今日撞见了赵桓征,看在旧日情面上,赵桓征也不会如何。
“子泮,不是一直忙于政务,很少有时间出来玩乐么……”杨诗瑶忽然抬眸望向徐宗源。
一个未来要登上王座的储君,会忽然在夜里来汤泉宫,恐怕不会单纯是想泡个热水澡。
杨诗瑶纵然是个头脑不灵光的,也在这一刻意识到了什么。
汤泉宫兴建于前朝,本来就是某位帝王为一位宠妃所建,据传当时汤泉宫的规模是如今的十倍。本朝肇兴时,为了防止帝王沉迷于美色,之保留了一小部分,也没有进行重建,只是在原址的基础上新增了花卉苗木。
若是赵桓征提前已经有下榻汤泉宫的行程,徐宗源不会在来的时候不知情。
那么,究竟是什么能让太子殿下心血来潮泡温泉呢。
雁翎那张妩媚的面孔,浮上了杨诗瑶的心头。
纵然她也是女子,也承认雁翎自有一段京师贵女没有的天然之美,比起镶金嵌玉做张做致的上京美人,更让赵桓征这样自诩高洁的人心旌摇曳。
“子泮,应该不是一个人来的吧……”
徐宗源听到杨诗瑶这样问她,语气是微微颤抖的。
徐宗源没有回答,他在恩泽园的耳房里等待赵桓征的时候,仿佛听到了雁翎的声音,只是那叫喊有点想呼救。
杨诗瑶却只当他的沉默是一种默认。她以为赵桓征的所有事徐宗源都是知道的,否则为何徐宗源比她更早的和雁翎认识了。
“这件事,父亲已经劝过我了。他还说他那日趁着寿宴,其实对那个婢女已经有所警示。”杨诗瑶对徐宗源说:“不过我并不想父亲难为她。”
徐宗源点点头:“雁翎不像是个兴风作浪之人,而且……”
杨诗瑶投来疑问的目光:“而且什么?”
“而且,雁翎姑娘似乎并不想留在东宫。”
这一点,杨诗瑶也微微点头认可,那日赵桓征分明是轻薄人家不成,才吃了她的耳光。
然而杨诗瑶很快又自嘲一笑:“喜欢的,不愿意留在他身边。不喜欢的,却要与他大婚了。”
杨诗瑶的话语带着心碎的意味,但是徐宗源却也并没有立场去安慰她,只能说:“你与他的婚事,本就是政治联姻,就算彼此无意,一切也未必不是做如是安排。”
“是皇后与父亲的意思,子泮不过是顺水推舟。”杨诗瑶这样总结,如今她才终于看明白,自己先前还憧憬的婚事,不过是位高权重者在下棋,只不过好像只有她一人,是棋子。
大将军表面上疼爱她,但只有她自己知道,若是亲生女儿,他未必舍得她嫁入帝王家。
此时此刻,两个人的心中具是失落,却又道不清到底失落在何处。
两人行至人迹罕至的小路,还有不远就是赵桓征所在的恩泽园了,而只需要走过那段恩泽园前的甬道,再转一个弯,就是汤泉宫的侧门。
杨诗瑶不想被人认出来,她毕竟是偷偷跑出来的,就算太子肯不计较她和徐宗源过从甚密,也难免节外生枝,于是下意识快到恩泽园的时候,就低着头,紧紧跟上徐宗源。
她提心吊胆,却在最担惊受怕的时候,听到了恩泽园内传来了悲戚的哭声与喊叫。
杨诗瑶的脚步一顿,徐宗源也是惊诧的停驻了脚步,回过头来看她,对上一双惊惧到呆滞了的眼睛。
杨诗瑶疑惑地看向徐宗源,然而徐宗源并没有答案,只是叹了口气,小声对她说:“我们走吧。先出去。”
正在此时,天空下起了大雪。
积攒了许久的阴云,终于不堪雪花的负担,纷纷扬扬鹅毛一样的大雪花,飘散而下,在已经寒凉了很久的地面上逐渐涂上一层白霜,尽是看看也让人觉得冰凉。
两个人终于一前一后走出了汤泉宫的侧门,宰相府的马车依旧等在那里,徐宗源将杨诗瑶扶上马车,自己才一跃上来。
已经是半夜子时,本来徐宗源的计划是要再带着杨诗瑶去夜市里吃一碗暖暖的汤圆,然而下了雪,驿道变得不好走,夜市也大概因为落雪不会多么热闹了。
“诗瑶,你还想去夜市转转么?”
杨诗瑶掀开车窗的帘子,外面的冷风夹着风雪就如刀割一般划在脸上,让杨诗瑶连忙落下了车帘。
“太冷了,我想回去了。”
徐宗源点点头,本来是想让她泡个热汤放松一下,现在反而比来时心情还要更加复杂了。
两个人沉默着,听着车轮压过车辙的声响,大概是从汤泉宫到城门的路不太好走,车厢微微晃动,杨诗瑶没有坐稳,徐宗源连忙扶住了她。
然而车又比方才晃得更厉害,杨诗瑶索性就被徐宗源半抱在怀中了。
一直以来,除了那晚在东宫,徐宗源一时疏忽,握住了她的手,两人从未有过这样亲密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