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人来人往,二人身边俱暗中跟了不少侍卫,是以姜淳只一心陪姜泓闲逛,未曾察觉到有何异常。
她拉着姜泓停在卖花的摊子前,拿起一朵举起来端看,余光不动声色侧过去。
不远处,周皖身着一身天青色长衫,手中提着一盏灯笼,目光注视着鲜花小摊旁,眉眼温和,见她看过去,朝她笑了笑,举起灯笼晃了晃
姜淳呆愣片刻,随即也展颜笑开。她拉了一下身旁还在警戒的姜泓:“陪阿姐去挑一盏灯笼。”
“老板,灯笼怎么卖?”
“姑娘安康,十文到百文皆有,您随意看。”
“我要——”姜淳脸上扬起笑,素手在一众花灯上滑过,拖长声音:“这一盏。”
素手指着的正是周皖手中那一盏。
姜泓看过去,那盏灯笼由竹条编织而呈圆弧形,再用白纸糊上四面,上面画着一副春景百花图,粗糙得紧。他颇为不解,指着摊位正中央悬挂的那盏八角琉璃灯道:“阿姐,这一盏不是更为精致漂亮?”
这盏八角琉璃灯外观由实木雕刻镂空设计而成,封面的琉璃在光下流光溢彩,手柄处雕刻着祥云,点亮内部的蜡烛,金色的花纹便在光影中跳跃,让人一眼注意。
摊主也笑:“姑娘,那盏灯笼已被这位公子买下了,您再看看可有中意的?”
姜淳摇摇头,桃花眼内眼波流转,看向周皖:“公子可愿让给我?”
周皖侧着身子站在摊前,目光略显柔和,他将手中灯笼递出去,道:“若姑娘喜欢,就赠予姑娘。”
姜淳伸手去接,“多谢公子。”
周皖垂眸直视她,眼里是明晃晃的笑意,嗓音缱绻:“不客气。”
一旁的姜泓环望四周,不知为何觉得这一块的空气似乎格外黏稠,无端让人起鸡皮疙瘩。
他皱眉打量面前这个男子,只觉此人格外轻浮浪荡,初次见面就送灯笼,看着他姐的眼神也很不礼貌,直勾勾的。姜泓蹿到两人中间面对着周皖,扬声问道:“多少钱,我们买了!”
周皖挑眉,“不值多少钱,不必了。”
姜泓还要说话,就见姜淳轻飘飘斜了他一眼,顿时噤声。她朝着周皖略微颔首:“那我们就先告辞了。”
周皖目送他们离开,却突然感受到手心传来温热的触感,那感觉很轻,像猫儿挠似的。待他目光追过去看,她侧着头朝他调皮得眨眼,背影逐渐消失在人群中。
赵群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他站在周皖身后,啧啧称奇:“这小世子在京城中是出了名的脾气火爆不好惹,倒没料到在姑娘面前乖得像小绵羊,真是一物降一物。”
周皖转身往小院走:“他们是亲姐弟,少见多怪。”
赵群看着他的背影,心中嘀咕:人家是亲姐弟如此不奇怪,他们家太子爷还不是被郡主治得服服帖帖的。
……
第二日,姜淳正在院内逗着兔子,丝柳从院外走进来,小声道:“姑娘,世子还未起呢。”
姜淳松了口气,她已经换好衣裳了,随时都能出门,吩咐丝柳:“去将昨晚买得东西带上。”
二人轻手轻脚路过姜泓的院子,一路绕过后花园,从侧门出去。
马车已停在侧门口,姜淳不放心朝后看了一眼,确认没人跟上来一溜烟上了马车。
待丝柳上车后,车夫收起矮凳,驾着马车轻车熟路朝小院驶去。
丝柳见自家姑娘如此谨慎,心中暗笑,道:“姑娘跟做贼也没什么两样了。”
……
小院门口,姜淳和丝柳下了车,就见院门敞开,正准备进去,就听见不远处出来一声大吼。
“阿姐!”
姜淳未回头便知是谁,痛苦扶额,她转过头目光幽怨看向丝柳。
丝柳:“……”天老爷啊,出门前她真去隔壁院里隔着屏风看了,世子爷趴在被窝里睡得正香呢!
恰在此时,门内出现一人,文涛拿着扫把走了出来,看见姜淳眼睛瞬间亮起,未曾注意她眨得快要抽筋的眼睛,将扫把靠在门上迎了过来:“姑娘来了?公子在院里等着您呢,若是见到您一定十分高兴。”
“呵呵。”姜泓冷笑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