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兰突然看到前面一棵横倒在地的枯树干上长着一团黑黑的东西,她凑近一看,竟然是黑木耳,这一棵干枯腐败的树干上长满了大大小小的黑木耳,看得她一阵惊喜,她大声叫着其他几人过来。
“嫂嫂,好多黑木耳啊!”杨月儿看着眼前满是木耳的枯树干惊叹地道,说罢,几人就迅速地将黑木耳都采摘了下来。
这下子几个人的篮子都被装的满满当当的了。
采完蘑菇,几人踩着枯枝往家的方向走了。
刚出山口,没走几步路就能够看到宋家院子,见此杨月儿笑着和林兰他们分开了。
一走近院子,便看到余氏正在整理着院子的篱笆,篱笆被风吹断了好几处,将断了的木槿枝条直接插到土里面,过几日就又能够长出一株新的木槿树。
余氏看到两人篮子中满满的蘑菇,发出惊叹:“嚯,这么多呢。”
林兰笑眯眯地道:“要不是这篮子不够大,还能够捡到更多呢!”
从山中新捡回来的蘑菇里面沾有不少的泥巴和松针,一回到家中,林兰就拿了个小凳子坐在阴凉的房檐下准备来清理这两筐蘑菇。
宋景越那筐蘑菇里面的松针和落叶更多一些,收拾起来更费时间。
他们采的这两筐蘑菇里面红菇和青头菇占大多数,这两种蘑菇更适合晒干后来吃,将泥巴和落叶清理掉后,直接把蘑菇摆放进簸箕里面,趁着大晴天,放在院子里面晒上几天,把里头的水分晒干,能够保存很久呢。
鸡油菌小小的一朵,不适合拿来晒干,捡到了数量也不多,直接中午就可以炒了来吃。
清理完篮中的蘑菇也将近快到了中午,林兰抬起头活动了下一直低着的脖颈,洁白的云朵飘在湛蓝的天空中,水洼处的积水也被阳光晒地只剩下一小摊水渍,家中的小黄狗懒洋洋地趴在林兰脚边。
正是中午,不远处的人家里的屋檐上已经升起了缕缕炊烟。
林兰端着理完的鸡油菌走了灶房,余氏正在里面煮着饭,早上吃的是昨日做的粗面馒头,便没有去煮饭。
宋景越从外头抱进一堆刚砍好的柴火,整齐地堆放在灶口,又看到水缸里头的水没了,拿着扁担就去挑水去了。
余氏看见林兰走进灶房,边舀起锅中的米汤边笑着对林兰道:“小兰,中饭我来做就行,灶房里面热,做好饭我叫你。”
“娘,哪有婆母做饭媳妇等着吃的呢,况且我在家中做饭习惯了,不怕热。”林兰挽起袖子将菌子放在灶台上面,说着就要上前帮忙。
余氏一听林兰的话心里头满是高兴,脸上的皱纹都笑得舒展开了:“那你帮娘把这些菜切切。”
案板上放着刚从菜园子里采摘来的青瓜,林兰拿着菜刀细心地切着。
锅中的米汤被打捞起来,煮透的米再倒进锅中用小火闷熟,闷熟后的锅底粘着一层金灿灿的锅巴,余氏拿起一块塞给林兰,咬起来嘎嘣脆。
煮完饭后就开始炒菜了,余氏从后头的橱柜中抱出一罐被冻成乳白色的猪油,从中挖出一小块放进烧热的锅中,在青烟飘起来的时候倒入鸡油菌大火爆炒,炒到水分半干的时候放入一小把韭菜,撒入盐粒,一股浓烈的香味扑鼻而来。
鸡油菌在锅中翻炒几下后,颜色变得更加鲜嫩,最后淋上一小圈清水就可以起锅装盘了。
炒完鸡油菌和青瓜后,余氏又用蘑菇打了个汤,完成了两菜一汤 。
中午几人都先喝了满满一碗的蘑菇汤后再吃饭,一顿饭吃下来十分满足 。
收拾完碗筷,林兰来到院子里面将晾晒的蘑菇和木耳翻个面,虽然太阳有些大,但是时不时有阵微风吹来,倒也不是特别热。
好在这两日都是大晴天,簸箕里的蘑菇和木耳晒的干透了,晒干的红菇和青头菇都变成皱巴巴的灰色蘑菇,一点也看不出当时它们的颜色是那样的鲜艳 。
晒好的蘑菇用袋子装起来,放在干燥的地方保存,等到下次想吃的时候用水泡开就可以了。
这日上午,林兰和余氏正在后院中整理着家中的菜地,菜园子里面种着各色蔬菜,余氏伺候的用心,这片菜园子里的蔬菜长势看着也喜人。
正在两人除草清虫的时候,忽然听到前院里传来传来一道气喘吁吁的声音,似乎是有人从别处跑来了。
没过多久,在前院里修补鱼兜子的宋景越大跨步地走了过来,神色有些担忧地看向林兰,看得林兰心头咯噔了一下,不会是出什么事了吧?
“兰儿,刚才村中有人来报信说岳父腿病加重了,昨天还昏倒过去了,现在还没醒来。”
林兰一听到这个消息,脑中一片空白,有些没反应过来,一边的余氏一听猛地一拍大腿,叫着两人赶紧回林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