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古代农家种田记 > 第6章 第六章

第6章 第六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次日一早,天才刚刚破晓,往外一看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原是起雾了,整座齐云山被云雾笼罩,犹如披上了一层薄纱,带有无限的神秘。

山间小道上,宋景越正扛着一头狍子穿行其中,这是一条去往县城的小道,平常很少有人踏足,这是因为松香村的村民们都不知道这里有条近路,若是按照大道走,从松香村去往县城需要走两个多的时辰,而这条近道足足少了一半时间。

宋景越力气大,即使扛着一头半大狍子走起来也是健步如飞,还未到一个时辰就来到了县城里头,一进城,他就轻车熟路地往王员外家后门而去。

绕过几条街巷,来到了一座宅子的后面,宋景越熟捻地拍了拍门,门内的人听到动静,快步过来将门打了开来,是一位年轻小厮,小厮探头出来,见是宋景越,带着笑道:“宋大哥,你来了,这次是又猎到了什么吗?”

“一头狍子。”

小厮听到后惊呼一声“好的,宋大哥你先等等,我去叫王管家来。”宋景越闻言点了点头,安静地在门口等着。

当初宋景越第一次来卖猎物时碰到了王员外家的管家,管家见他的猎物新鲜又保存地完好,便让他往后有了猎物直接就可以直接送到府上来,他已经来送过好几次,后门的小厮都已认识他了。

王管家小跑着过来,见到宋景越背着的狍子,眼睛一亮,摸着嘴上的胡须,笑眯眯地道:“这头狍子倒是不小,十五两银子,你看可不可以?”

这般大小的狍子在市场上可以卖到二十多两银子,更何况他这头狍子除了脖子上的那点箭上,其他部位并未受到损害,单是皮毛也值不少价钱,而王管家却将价格压低了不少,宋景越听后并未接话。

府上的王员外几日前还念叨着怎么没有野味上门了,王管家一看宋景越不答话,于是又道:“宋兄弟,再加三两,十八两你看可行?”

宋景越只是淡淡道:“二十两。”

“这价格有些高了。”

宋景越闻言便准备将狍子要扛起来离开,王管家一见他这样子,有些急了,连忙拦住他,陪笑道:“宋兄弟,我还没说不要呢,你咋就这么急着要走呢,就听你的,二十两银子!”

“不过得麻烦宋兄弟你帮忙扛到厨房了。”厨房离后门有些远,宋景越人高马大,他迈一步,王管家得迈两步,没多久就将狍子送到了厨房。

送完狍子后,王管家从账房处拿了二十两银子交给宋景越,并亲自送他离开,还嘱托宋景越下次若还有野物一并都送过来。

拿上二十两银子塞进怀中,想到自己还未吃早饭,便大阔步地往面馆走去。

现在正是半上午,面馆人不多,他进店要了一份大碗肉丝面,面条端上桌,店家实在,加了不少的肉丝,肚子早就饿的咕咕叫了,直接拿起筷子就开始“呲溜呲溜”地吃了起来。

一大碗面条下肚,只是吃了个七分饱,又叫店家上了份小碗的,这才吃饱,吃饱过后想起昨日娘交代的买些布料、点心、酒等回去用来提亲。

宋景越离开面馆,大踏步地朝着布庄方向走去,他鲜少去布庄,对于布料什么的并不熟悉,在伙计的推荐下买了一匹红艳艳的布匹,看起来和那熟透的石榴一样,在阳光下一看,还泛着鲜亮的光彩,这匹布颜色好看,价格也贵,花去了五两银子。

买完布匹,还要买些点心和酒,好在都在同一条街上,不用绕到别处去。

来到点心铺子,伙计一见客人上门,立马就迎了过去,笑着道:“客官,本店的招牌桃酥刚刚出炉,要不要来点?”

宋景越也不知道什么点心好吃,听到伙计说是招牌便跟着一同走到柜台前,刚出炉的桃酥飘散出浓郁的甜香味,闻着确实不错,他大手一挥,就买了三包。

伙计的一看笑得更加真切了,殷勤地又推荐了好几款点心,有芳香四溢的玫瑰饼、清甜可口的桂花糕,还有香甜软糯的蛋黄酥、细腻绵软的枣泥糕,伙计一个接一个地往外报着,听得宋景越一阵眼花缭乱,又添了一包玫瑰饼加枣泥糕。

买完点心,又去到酒铺里头打了一壶新出的桃花酒,总共花去了三两银子,低头一看,余氏交代的东西都买完了,拎着东西,抄小路绕进山里就往松香村赶了回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