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皇上。”见公西韫静默良久,宋湘宁唤他。
公西韫回过神来淡淡笑道:“此画甚好,想来作画者亦是高雅之人。”不知为何,他不愿再看此画。遂又转向竹画,道:“竹乃‘花中四君子’之一,历来所画之人,倒是都为文人雅士。”
宋湘宁莞尔一笑:“皇上是在赞誉嫔妾么?”
公西韫点头,提笔在那未完的画上又添了几笔,而后放下。“如今朕在此画上又作了几笔,与玥儿所画相合,倒也算是成了一幅‘同心竹’。”
“‘同心’,皇上可是要与臣妾‘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美人眉眼弯弯。
“玥儿如此想是好,只是朕可不是唐明皇。”公西韫笑侃了一句。
“那是当然,皇上是千古明君,自是不能与唐明皇那等风流皇帝相提并论。”
“你向来会说些漂亮话来讨朕的欢心。”虽知她未必出于真心,送一下公西韫的嘴角却浮现出一丝连他自己都未察觉到的淡淡笑意。
“如今你住的这地方小了些,若将来成了一宫主位,朕便着人在你的宫殿后苑栽上一片翠竹,也全了你一片爱竹之心。”
宋湘宁心中自是欣喜,谢恩道:“嫔妾多谢皇上。”
午后,宋湘宁正给屋内焚香,见兰若走进来道:“美人,朝云郡主来了。”
宋湘宁闻言忙起身相迎,萧静妧却已从门外走了进来。
宋湘宁轻嗔:“你呀,怎得也不来了也不知会我一声。”
“知会你做什么?让你忙前忙后地收拾一圈。”萧静妧道。
自那次宫宴后,二人已相熟了起来。宋湘宁也知萧静妧行事素来直爽,倒是有将门之范。
“宋姐姐,我今儿来呀,可是带了件好东西给你。”萧静妧俏皮地眨了眨眼。
宋湘宁忍不住发笑,起了逗她的心思:“那我可要看看是什么好东西,若是你皇兄这里有的,我可不要。”
“姐姐放心,保管是皇兄这里没有的东西。”
萧静妧一挥手,白鹭便将一个长长的黄花梨盒呈了上来。萧静妧将盒子打开,从中取出一幅卷轴出来。
“若我没记错的话,宋姐姐应是衢江人氏。”
“不错,怎么了?”宋湘宁问。
萧静妧笑而不语,只将手中画册缓缓展开。随着她的动作,画内之物也徐徐现于二人面前。
画卷之上,正是一片热闹的沂江清秋之景。
碧瓦亭台,黛墙楼阁;青水画廊,翠鹄(hú)舳(zhú)舻(lú)。街巷两旁的人家参差地散落着,一条条碧清的渠水从中缓缓穿过,最终都汇入了沂江中。小桥星罗,舟舸(gě)遍布,身着官服的仕宦乘了船与民同乐,时而又见行商的贩卒立于桥头吆喝叫卖……好一派热闹的景象。
“要说这沂江走过的四个府中,就数衢江,衡江二府最为富庶,有‘不缠千两银,未敢上衢衡’之称。半月前家父作宰,宴请了绍京有名的文人墨客,其中就有被誉为‘丹青圣子’的贾之安。席间谈到二郡,一向寡言的贾圣子竟是赞不绝口,墨毫一挥画下了这幅《沂江清秋图》。”
萧静妧说着,握了握宋湘宁的手:“宋姐姐,你只身一人在这远离家乡之地,怕是会思念故乡。所以我特地向父王要了这幅画给你,也好让你心里有个慰藉。”
宋湘宁动容,素手轻轻抚上画卷,轻叹了一声:“难为你这样费心。只是不知此生还能不能再见一见这画中之景。”
“怎么不能呢?姐姐如今圣眷隆裕,来日封嫔封妃都大有盼头。不愁没有回家省亲的日子。”萧静妧柔声。
崇政殿外,李常德对眼前的华衣女子赔着笑脸,弯腰恭敬道:“娘娘,皇上一个时辰前就进了殿内,现如今还有两位大人在此,实是不便见您。要不,您还是改日再来吧?”
淑妃闻言皱眉,甩了下手中的帕子,想了想又道:“那可劳烦公公和皇上说一声,今日若是得了空来璟元宫用膳?”
李常德面露难色:“娘娘,您这实是为难奴才了。皇上今早便允了玥美人去绛茗轩用午膳,晚上又已吩咐了要留户部尚书和侍郎在宫里用膳,恐怕是不能遂了娘娘的意了。”
淑妃闻言不忿,还欲再开口,却听一旁松菊道:“那便多谢公公之言了。既如此,我们娘娘改日再来。还望公公同皇上禀明一声,淑妃娘娘今日来崇政殿求见了皇上。”
“那是自然。”
回到璟元宫,淑妃气得将厅上陈设的摆件一把扫下,落到地上摔得粉碎,发出刺耳的声音。
只见她气得咬牙切齿:“如今连宋湘宁那个贱人都敢欺到本宫头上了!”
发泄过一刻,她又转向松菊,面上一片颓色:“松菊,皇上莫不是真恼了本宫?宫宴至今,皇上每每以政务繁忙为由,一次都没见过本宫。”
松菊扶她坐下,给她沏了盏茶,劝慰道:“娘娘快别忧心,皇上怎会因此便恼了娘娘?不过就在这几日,等皇上平了气便是了。况且,”她笑着说,“眼看就要秋狝(xiǎn)了,想必不日将军和少将军就要来京了。皇上再冷落娘娘,又能冷得了几时呢?”
公西韫放下朱笔,舒了舒筋骨,问道:“人可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