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夏从宫女手中接过,呈到宋湘宁面前:“这是娘娘出嫁那年,西梁王后赐予娘娘的嫁妆。还请美人收下。”
宋湘宁婉拒:“嫔妾承蒙贵妃娘娘的美意。只是这玉镯太过贵重,又是娘娘的随嫁之物,嫔妾不敢生受娘娘大恩。”
意贵妃柔声道:“东西再好,也不能白白收着。如今本宫遇上你,也是缘分。既认下了你这个妹妹,便要拿些诚意出来。你若不拿,本宫这心里倒是过意不去了。”
话已至此,宋湘宁也不好再拒,只得让兰若上前接过。她福了福身:“嫔妾多谢娘娘。”
“母妃。”门外传来一道稚嫩的童声。随后,一个身着绣裳,玲珑可爱的小女童步履蹒跚的跑了进来。身旁身后有许多宫人跟着,生怕她摔了。
“多日不见,惠安公主是长得越发可爱了。”一直未说话的裴贵人开了口,看向女童的目光异常柔和。
“璧儿,来母妃这里。”意贵妃伸手将公西璧抱在了怀中,又接过云夏在一旁递上的拨浪鼓逗弄她。
“可惜璧儿是个公主,倘若是个皇子,本宫也不用时常受那淑妃的气。”意贵妃望着怀里的女儿,目光有一瞬间的失神。
璇昭仪见此安慰道:“娘娘又何苦这样想。那二皇子虽是个皇子,却从小木讷呆笨,不知惹皇上生了多少气。皇后的乐康公主没了,惠安公主就是皇上的长公主,日后的尊贵定不亚于皇子。且公主如此得皇上喜爱,周岁时便得了封号,平日里的赏赐也是不一而足。娘娘又贵为贵妃,执掌凤印。桩桩件件,已是将淑妃踩在脚下了。”
回到绛茗轩之时已近晌午,钟袖也从御膳房提回了午膳。
宋湘宁见今日膳食似乎比往常丰富了不少,不经意间便提了一句。
钟袖面上洋洋:“那自然是因为美人如今侍了寝,晋了位份,又得了封号,风头正盛。御膳房的那些个奴才一贯是看风使舵的,眼下可都上赶着巴结呢,哪里敢同往日那般怠慢。”
一席话惹得宋湘宁和兰若都发了笑。正热络间,门外传来喊声:“皇上驾到!”
声音落下没多久,公西韫便走了进来。
宋湘宁及屋内众人皆跪下给皇帝请了安。
平身后,宋湘宁从钟袖手中接过膳食,亲自给公西韫布上。“今儿不知皇上要来,这些菜难免简陋了些,还请皇上勿要怪罪。”
“这有何妨。既然你平日里吃得,朕又如何吃不得。”公西韫淡淡道。
其实公西韫也是临时起意来了绛茗轩。他本打算去坤宁宫用午膳,但早间听闻近来承儿身子有些不好,眼下过去难免又让皇后受了累;而前阵子又履宿淑妃宫中,颇让她跋扈了一段日子,如今应冷落些;且意、淑二人又素来不合,他昨晌才去了唐福宫,今日也不想再去。
思量了片刻,他忽的想起了昨晚侍寝的小丫头。不过锦瑟之年,却也是端庄尔雅,且偏偏又不失此间的灵秀之气。公西韫起了些兴致,遂摆驾去往了绛茗轩。
除了昨晚侍寝,这是宋湘宁第二次直面对皇上。虽然学宫规时夏姑姑都教过如何服侍帝王用膳,但纸上谈兵和沙场点兵终究是不一样的。学宫规之时,她可没像现在这样惶惶过。
她不由感叹,当年可真是少不更事,无所畏惧,能与太子那般相处。可谓应了那句“初生牛犊不怕,长出犄角反怕狼。”
“你不必站着伺候了,坐下来一起吃吧。”
“谢皇上。”宋湘宁并未推辞,也坐了下来。虽然紫禁城的规矩在此,像她这般低位的妃嫔不得与皇帝共膳。但宫规再大,也大不过圣旨。况且眼下她若是真的恪守规矩,怕是才会惹得龙颜不悦。
“皇上为何会将‘玥’字赐予嫔妾?”用膳时,宋湘宁忍不住问道。
“‘玥’本意是指一种上古神珠,寓意福泽深厚。朕将它赐予你做封号,有何不可?”
“难为皇上每日政务繁忙,还如此为嫔妾着想,嫔妾多谢皇上。”宋湘宁抿唇一笑,为公西韫盛了一碗汤。
前几次宋湘宁都未好好端量过眼前这位帝王的形容样貌,如今细细看来,真是品貌非凡,气度翩翩。这般郎君,若是不做帝王,可不就是那戏文上的风流才子?难怪姐姐会动心呢。宋湘宁不由笑出了声。
“笑什么?”公西韫淡淡瞟了她一眼。
宋湘宁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羞涩一笑:“嫔妾高兴呀。能有皇上这般的圣帝明王做夫君,天底下不知有多少女子艳羡呢。”
虽是已听惯了奉承的话,但不可否认,从这丫头的口中说出,公西韫心中确是有一丝欣愉。这丫头,选秀那日怎么都不肯抬头,原以为是个胆小的,可如今看来,他倒是看错了。
虽内心思潮涌伏,但公西韫面上却一如既往的淡然:“勿要卖弄口舌了,快些吃饭吧。”
是夜,昭麟宫。
“太子殿下,您喜欢听戏吗?我领您去听。”一个小女童冲公西韫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