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前放着一杯冒热气的雨前龙井,是他平日最喜的茶,此刻也没了细品的心情。
万物静籁,窗边不时掠过几阵沙沙声,博物架摆着的沙漏正缓慢往下坠着。
丑时三刻了。
微黄烛火映照出男人俊秀的脸,眉峰正微微往上蹙着。他没继续看舆图,罕见的,把腰间常年佩戴着的玉佩拆出来放手里仔细端详。
玉依旧是那块玉,他却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少年了。
看着玉佩上的花纹,李琤眉眼逐渐变得柔和,似乎陷入某种回忆中。那衣着破烂的小女娘脸上永远挂着笑容,她似乎有种魔力,让所有人喜欢的魔力。
小女娘分明是被卖来长孙府当端茶倒水的丫鬟,却让院里的嬷嬷对她爱怜不已,甚至认了干女儿,没受到一点虐待。
也是,她长得乖巧伶俐,小嘴又甜,院里那几个嬷嬷膝下无一子半女,好容易遇到这个唇红齿白的小丫头,不宠都不行。
小女孩扎着两个小发髻,头上还簪着外面开得鲜艳的桃花,走路一蹦一跳,甚是喜欢爬树上瓦,滑溜溜如泥鳅,嬷嬷们抓都抓不住。
她顺着树干爬到阁楼上,见里面被关着的小男孩丝毫不怯场,又黑又亮的眼睛眨巴,笑嘻嘻跳下窗台走到他面前随地而坐,小胖手还沾着泥巴污垢,嘴唇微微嘟起:“阿兄,你长得好漂亮!”声音沁了蜜一般甜。
男孩被爹娘抛弃困在贼人府上,本就万念俱灰心中怨怼,乍一看到笑得欢快的小女娘,心中恼怒瞬间有了宣泄口,恶狠狠推她:“你走开!”
小女娘没留神,洁白光滑的额头磕在地板上,很快鼓起小红包。她撇撇嘴巴有些委屈,依旧没放弃跟这个漂亮阿兄交谈的机会,捏着衣角斟酌道:
“阿兄,你不高兴吗?”他没理她,只闭眼假寐。
“不高兴吃糖好不好?嬷嬷刚给我买的饴糖,大人都说不高兴吃糖就好了,糖能包治百病!”
眼瞧着小娘子一本正经,男孩嗤笑一声,还是没接话,目光却不似先前那般冰冷。
……
李琤从回忆中收笼思绪,望着在灯下泛出淡淡光泽的玲珑玉佩,微不可察叹了口气。
当日在情毒作用下看到那双似曾相识的眼睛,一时间情难自禁,如今细细回想。
不一样的,二者根本不一样。
记忆深处那双眼睛永远眉眼弯弯焕发光彩,似阳光下生机勃勃的牡丹,盛放着万千星河,忍不住吸引他靠近。
而当日那女人的眼睛,娇娇怯怯不敢视人,汪着一泡泪水似无声诉说着自己的委屈。
怎么能一样呢?他以手扶额半靠在案几上,有些头疼揉了揉太阳穴。
自那日事发,他命人把女人接回府上,二人便再没见过面。他日日忙于前朝逆党之事,鲜少回东宫,更不会踏足后院,试图让自己忘记后院还有一个女人存在。
他不知是为了麻痹她,还是麻痹自己内心。他对她感到羞愧,也为自己感到羞耻,更愧对记忆深处的小娘子。
看到熟悉的眉眼而对她做出那样的事,对天真烂漫满心满眼都是他的小娘子来说,无疑是一种亵渎。
在无尽的愧疚压力下,他只好选择用公务麻痹自己。可方才李福却跟他说,她病了?且病因是郁结在心?
李琤心底泛起涟漪,慌乱不已。他本以为她在丰乐楼做着最下等的差事,动辄挨打受骂,把人接到东宫给个奉仪的位份,虽然奉仪位份低,但是她能摆脱为奴为婢的生活,摇身一变成为主子,这不是很好吗?
可今日他隐约感觉自己错了,她之所以郁结在心,说明根本不喜这里的生活。他自以为的好心在她眼里都成了枷锁,既如此,为何还要把人留在身边呢?放她自由不是更好吗?
李琤心乱如麻,眼前的舆图甚至出现了重影。
-
梁含章在仆从放下床帷的下一刻就睁开了眼睛。她梦魇不假,着风寒不假,但因风寒导致惊厥,这事就有些真假难辨了。
她已在后院坐以待毙这么些天,一个合格的细作要想窃取情报,首要前提必须取得太子信任。可如今她连太子的身都近不了,谈何信任?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她心里告诉自己。
如今打破平衡的正好是她恰到好处的患疾,春分夏至姑且不说,照秋分那谨慎老道的性子,必会把此事汇报到殿下跟前。
秋分表面上是仆从,实际不过殿下安插在她身边观察一举一动的眼睛罢了。
不论殿下听完是什么反应,会不会来后院,其实已经不重要。他来了固然更好,他不来也无足轻重。
重要的是她要打破这份平衡,要打破她在殿下眼里透明人兼可疑人的存在。
她必须尽快取得殿下信任为梁朝获取情报,因为阿兄的病再经不起折腾了。梁含章一想到梦中那张苍白的脸就心如刀割,恨不得马上回到阿兄身边。
只是,她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