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片场,向亦冶经常能看见陶慕嘉在周围等候的身影。
唐舒芩和助理喊“小陶”的时候,他就一阵风似的出现,跟随指示跑前跑后,一段距离来回走,烈日底下站好一会,他总尽力而为,从不偷懒。
有时唐舒芩助理刚好不在,他还会主动帮她拿个水杯风扇什么的。
用不到他的时候,他就不远不近地缀在旁边,尽量缩小自己的存在。
天气热,向亦冶有时会让小周给剧组工作人员点冷饮降温。
这天大家纷纷取了饮料,陶慕嘉站在旁边看。
向亦冶递他一杯,他接了又放回去,迟疑道:“我、我能拿吗,会不会不够?”
“够的,每次都有多出来的。”向亦冶道。
“对的对的,”小周也道,“有气泡水、咖啡和茶,你看看喜欢喝哪一种。”
陶慕嘉拿了杯桃子味的气泡水,对向亦冶说了声“谢谢”,没喝几口,那边又叫他过去拍远景,他放下喝的说对不起,要浪费了。
“你去,”小周道,“我找个冰袋给你镇着,回来再喝,不浪费。”
到晚间月上树梢的时候,向亦冶还差一场打戏没拍,唐舒芩已经收工先回去了,陶慕嘉还没走,说要等妹妹,和小周蹲在椅子旁边聊天。
片场不知道哪里跑来一只流浪猫,陶慕嘉揪一棵狗尾草当逗猫棒,逗得那只小狸花上下乱窜,他也乐得龇出牙花。
小周见了问:“你喜欢猫吗?”
“喜欢,”陶慕嘉道,“我妹妹也喜欢,她喜欢那种很漂亮的,好像叫布偶,但我现在还买不起。”
小周道:“现在有一些宠物领养机构,里面什么品种的小猫都有,领养比买便宜多了,我回去给你问问。”
陶慕嘉认真听完,道:“好,谢谢你,小周姐,我今天回去和我妹妹商量商量。”
小周听他两句话不离他妹妹,开玩笑道:“看来小陶是妹妹控呀。”
陶慕嘉腼腆道:“我也没别的亲人了,努力工作就是想让她能有好一点的生活。”
向亦冶下戏了,正好听见他们对话后半截,心里有点复杂。
一方面他觉得唐舒芩这样用替身容易助长不良风气。以后但凡大牌一点的演员,拍戏只露个脸就行了,那跟用AI换脸有什么区别?
另一方面他又觉得陶慕嘉能在唐舒芩身边工作,也不失为一个好去处。
毕竟唐舒芩虽然态度不好,物质上没亏待过她助理,从她助理平时的穿着、用的东西就看得出来。
收工后,向亦冶正卸着戏服,陶慕嘉在几步开外,问需不需要帮忙。
“我来就行,”小周道,“你也忙了一天了,快回去吧,妹妹不是来了吗,别让她等久了。”
陶慕嘉还是没走,向亦冶看出他找自己有事。
“是我妹妹。”陶慕嘉有点不好意思地往旁边看看。
陶慕雅走过来:“亦冶哥,我看了你的剧,很喜欢你,想要你的签名,可以吗?要是你累了的话也没事……”
“没问题。就是我没带照片,签在纸上可以吗?”向亦冶看向小周。
“我有,我带了!”陶慕雅拿出《鸣夏》的剧照给他签。
向亦冶在《鸣夏》里的水花比预想的要大一点。何景明之前说他在里面没感情线,少了嗑cp这一大助力。
但实际上这样反而更自由一点,没有固定的cp,意味着和谁都可以组cp。
《鸣夏》播到现在,某站上关于向亦冶角色的cp向剪辑视频一抓一大把。
签完名,陶慕雅道:“谢谢亦冶哥,祝你这部戏大爆!那我们就先走啦!”
她说完又转向她哥哥,开朗又傲娇道:“也谢谢你,陶慕嘉!”
“没大没小。”陶慕嘉敲她一下。
陶慕雅:“那咋了,你就比我大几分钟。走了回家了,我这个月当家教的工资结了,请你吃夜宵……”
上车回酒店,徐绰在后座,向亦冶看一眼他手机屏幕上正在播放的视频,失笑道:“怎么你也在看。”
“林绡发的,挺会剪的,高手在民间。”徐绰道。
林绡常居冲浪前线,看见什么有趣的二创视频,分分钟一个群发,还要加上表情包“磕到是一个太平常的事了.jpg”。
《鸣夏》剧方很会把握风向,在微博鼓励二次创作,还给几个热度高的二创作品抽了奖,送些平台会员或者周边之类的。
这种互动式的追剧体验大大激发观众老爷们的热情和想象力,拉郎视频飞速增长。
向亦冶在《鸣夏》里饰演女主哥哥陈叙,高中时期是个一言不合就开打的狠人,长大后转向沉稳内敛,变成了话到嘴边留三分的大学教授。
词不多,传达情绪主要靠动作和眼神,添了很多张力,和剧里剧外很多角色放到一起,都有种莫名的搭感,陈叙这个角色一时也成为cp圣体的代名词。
要不是向亦冶目前就这一个作品,说不定还有用他演过的其他角色和陈叙进行搭配的,主打一个水仙文照进现实。
徐绰关了视频,靠过来勾勾搭搭,向亦冶往旁边躲了躲,瞟了前边驾驶座一眼。
见他躲闪,徐绰依旧毫不收敛,动静反而更大了,前座不动如山,像开了信号屏蔽仪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