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潮涌来的时候,姜咹想起来那次的情形,当时她和朋友们去外滩,中间闹将起来的时候,闺蜜冷静地带着她离开了人群。
她到现在都还感激闺蜜,因为她当时确实想去看看热闹的。
现如今,闺蜜不在了,就剩她和吴近月,还有一群更疯狂的老百姓,四面八方像一堵堵坚硬的墙,围在每个人身边,挤得人心慌胸闷,瞬间变成离了水的鱼。
姜咹早就觉察出不对劲,可人却已经懵了,似乎听到很多人在喊在叫在求救,近在咫尺的吴近月,一直对着她呼叫,那叫声随即淹没在人潮中。
“不要挤啦!不要挤啦!前面没地方了,都别挤啦!”有谁在费力地高声呼叫,那声音却传不了多远,几层之外便声若蚊吟。
“我的孩子!别挤啦!我的孩子!快来人啊!救救我的孩子!我的阿旺啊!”一个熟悉的尖叫在姜咹周边响起来,姜咹费力想了好久,才记起那是苏家庄周婆子的声音。
对了,苏家庄的人还在这呢!姜咹涣散的意识里想到了苏家庄,有一双眼睛在黑暗中看着她,温和又有力量。
可再怎么努力她也想不起来那人是谁。真是恼人啊!
算啦,算啦,她想干脆就这么闭上眼睡觉吧,睡一觉就好了,睡一觉就轻松了,什么问题也没有了。
“救命啊!我透不过气啦!你们快别挤啦!前面的人都别挤啦!不要过来了!”
间中夹杂着激动人心的“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有人在哭,也有人在叫。
姜咹只想睡觉。
她旁边的吴近月也跟她一样,她甚至不如姜咹咧,脸上挂满了泪。她还是个小姑娘呀,没有见过这么多人,没有经历过这么可怕的事。
忽然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传来一些声音,先是弱如蚊吟,渐渐大了起来,最后形成了一股浪潮,终于盖过姜咹心头的“吾皇万岁万万岁”。
是所有人在大叫“后退!后退!后退!”。
人群总算反应过来,开始自觉地往后退,不再朝着永献帝消失的地方挤。原来是郭浔阳赶到了城门口,他一见到百姓拥挤在一起,心头一凝,立马喝道:“杭州城内,所有百姓,立刻回家,不许出门!违令者直接拘役!”
城内的百姓一向对郭浔阳是又惧又怕,他一下令,百姓便自觉地开始退散,就是这一退散,才给了城外那些百姓一丝生机。
有些刺头还想着趁乱往城外冲一冲,看一眼陛下,郭浔阳冷肃着脸,毫不留情举起鞭子就朝他们挥过去,一下子就抽得他们晕头转向鬼哭狼嚎起来,忿忿不平时回头看到总督大人,只好恨恨离去。
“滚回去!都快点滚回家去!再不走,本官就直接拘了!”
这一来,郭晓曼和王谋很快就追到郭浔阳身边,郭晓曼眼见父亲如此不顾忌,直接慌了,跳下马跑到郭浔阳身前,一把抓住他的鞭子,叫道:“爹!你这是在干什么?!”
一心要驱散百姓的郭浔阳见到宝贝女儿,吓了一跳,惊道:“晓曼,你怎么在这?”不过他一时之间没空跟女儿仔细解释,又担心她留在这里不安全,于是四处查看,想找衙役送她回去,恰好回头就看到王谋,于是喊道:“王贤侄,烦请你快把晓曼带回府!这里不能久留!”
这话兜头浇了郭晓曼一盆冷水,满脑子都是她爹要造反的想法,慌乱情急之下,抓着马鞭一下子跳到郭浔阳的马背上,一把抱住了郭浔阳,“爹!你想干什么啊?难道你都不顾及郭府全府上下的人了吗?”
那动作灵活有力,看得王谋目瞪口呆,这才回想起一路赶来,郭晓曼分明没有普通官家小姐的娇弱。
郭浔阳叹了口气,跟女儿解释,“晓曼,你胡说什么?难道你看不出来,城里百姓一时之间聚在城门口,容易引起踩踏吗?你可知道一旦发生踩踏,很有可能是会死人的!”
听到郭浔阳在疏散百姓,郭晓曼呆了,抬头看向门洞处,两丈多宽的门洞全是一张一合的嘴巴,有些脸色明显不对劲。她不敢再耽搁郭浔阳,立刻跳下马,让郭浔阳自去疏散人群。
王谋想起永献帝和姜安还在城外,如何能走?只好对郭晓曼道:“陛下可能在此,我不便离开,郭小姐,我找个衙役送你回去吧。”
郭晓曼摇摇头,看向骑马挥鞭怒吼“滚回去”的郭浔阳,“爹爹在这,我也想帮帮他。”于是一头扎进人群中,帮着疏散道:“大家伙儿都赶紧回家吧!快回去吧!”
王谋看着郭晓曼的身影,心里悸动不安,只好也下了马,随手将马匹交给衙役,走到她身边一起疏散人群。
匆忙赶回来的吴昁,看到杭州城外如此情景,心里不安起来,拨开人群大声叫着:“吴昂!近月!姜安!姜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