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咹和郑十三同时抬头向来人看去,却见到一个身穿浅粉色罗裙骑着小马的姑娘,她年约六岁,圆圆的脸上五官明艳,朦胧的灯光下虽看不清楚肤色,但是一双杏仁眼又大又亮,好看极了。
那俩个男子被个小姑娘训斥了一嘴,脸上没光,外来的那个男子正要反驳,余杭本地的那个人瞧见小姑娘身后跟着的那个男子,赶紧拉了拉同伴的衣袖,示意他不要说话赶紧走吧。
许是知道强龙不压地头蛇,两人灰溜溜地站起来走了。郑十三喝完最后一口饮子汤,竖着大拇指看向那小姑娘,“小妹妹胆子真大,心肠也好!”
那小姑娘见郑十三两人跟自己差不多大,倒也不认生,下了马就坐到两人桌边自我介绍起来,“我叫张满月。看你们很眼生,你们是外地来的吧,你们叫什么呀?”
“哈哈哈哈!”郑十三却扑哧一声笑出来,姜咹好奇地看着他,他看着张满月笑道:“怎么,你们余杭的姑娘们都喜欢叫月亮吗?吴家就有一堆的月亮了,张家也是吗?”
张满月听到这话小嘴巴就嘟了起来,很明显不高兴了,傲娇的道:“怎么,只允许吴家的人叫月亮吗?我偏不!吴家的都叫江月、近月、怀月、采月,我可不一样,我是满月,世间只有一个的满月!”
小姑娘抬高了下巴傲娇的不得了,一脸骄傲又自负的表情惹得姜咹心里软软的,哎,要是能生个这样的闺女多好啊!
可惜她这辈子是不可能了。
张满月还要再臭美,忽听人群中传来一个冷淡的声音道:“满月,不得无礼!”姜咹两人还没见到来人,张满月的大眼睛立马滴溜溜的转起来,“哎呀,这里有什么好玩的,我刚刚过来的时候看到有人在表演胸口碎大石呢,你要不要去看?”
张满月小朋友显然对年龄更近的郑十三感兴趣,看都没看姜咹,自动忽略她了。
“满月,你不要无理取闹。你看,人家连名字都不愿意告诉你,摆明了不想跟你做朋友,你还不懂这意思吗?”那人来到几人身前,卓尔不群的气质顿时吸引了周围不少人的注意力,不过一看他是张家人,注意力也就散去了。
他的话说得不客气,听得姜咹微恼,抬头怒视着来人,才发现来人正是张二爷张怀之,不过她倒也没太过诧异,毕竟张满月刚刚自报家门,张家不可能不派人跟着她。
姜咹来余杭没多久,倒是听说余杭镇有三个大爷,他们年岁相近,各有特点——张二爷张怀之,秦三爷秦故南和吴四爷吴昁。
张二爷张怀之天性散漫不拘,向来不以身份看人,可以和乞儿谈天,也可以和商人结交,经常流连花楼嬉戏人间。
秦三爷秦故南沉稳上进爱读书,喜好结交各类文人故友,尤其爱好与朋友进行各种雅诗集会。
吴四爷吴昁聪明内敛,号称不沾染跟读书有关的事情只爱好行商,将吴家的生意做遍大郑朝,天赋极高。
只今日一天,姜咹便见到了余杭的三位大爷。当然这三位大爷可不是各自家族里最重要的那个,只是余杭百姓见得多,三家又自来喜欢比较,这才筛选出这三位响当当的人物。
姜咹看着眼前的张怀之,他气质不错,犹如松柏,给人一股挺拔向上的感觉。但要长相上来看,三位爷中秦故南是其中的佼佼者,张怀之和吴昁稍逊一筹,不过后两人也确实各有特色,整体而言三人很难分出个伯仲高低。
不过,姜咹却不喜欢张怀之刚说的话,什么“叫不想跟你做朋友,所以连名字都不告诉你”?这是可以跟孩子们说的话吗?张怀之这是在挑衅,还是在激将?
郑十三也听出张怀之话里的不妥了,他忍着没发脾气看向姜咹,出门在外他就听姜咹的好了,姜咹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张满月一脸涨红几乎泫然欲泣,小小的姑娘听到二叔说这样的话心里也不好受。如果说吴采月是吴家的明月,那张满月就一定是张家最亮的那颗明珠,不仅因为可爱的长相深受全家人的宠爱,还特别冰雪聪明颖悟绝伦。
“二叔,你......”话没说完就低下头默然不语了。
一直关注她的姜咹立马觉得愧疚起来,真是的,自己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跟个孩子一般见识?惹得小姑娘不开心了吧!于是赶紧对张满月小姑娘道:“张小姐,不好意思,这是我弟弟,名叫姜十三,我叫姜安。”
张满月倒也不矫情,见姜咹跟她说话就抬起亮晶晶的大眼睛望着她和郑十三,奇道:“怎么还有人叫个数字?你还晓得笑话我的名字呢!你的家长也太懒啦。那我就叫你十三吧!”
郑十三点点头,“你身边这位是?如果不方便说的话,就不要说了。反正我又不想跟他玩。”
姜咹知道余杭三爷,自己根据张怀之的特色和气质推出他是谁,郑十三可不知道,加之张怀之刚才说话的语气太过不羁,让郑十三心生不喜,这才刺了他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