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先生,我有一个朋友,他父亲罪大恶极,几乎是秦桧再世,他若想救自己的家族,该怎么办呢?”谢尚匀直接开门见山,但还是给自己套了层皮。
徐景林没成想谢尚匀如此不见外,虽然俩人交情不深,可他到底是谢翎供养的谋士,大公子问话,岂能不回?
“大公子,正所谓‘成王败寇’,如果真怕遗臭千年,不如学学西汉的王莽,自立新朝,自己书写历史,这样其他人就无话可说了。”
谢尚匀愣住,这话几乎跟姜咹说得是一个意思,难道不造反,自己真的救不了谢家,救不了谢翎?
他虽穿越而来,谢翎对他亦平常,但谢家毕竟庇护了他十几年。何况,谢家枝繁叶茂,他真的能眼睁睁地看着谢家几百条生命消亡而默不作声?
不,不能的。他虽然在古代生活了十几年,但是骨子里到底是个现代人,现代不讲连坐,只有一人做事一人当,没有谁该为别人的错误承担责任。
谢尚匀自去纠结,而谢府之外,读书人和老百姓又闹翻了天。
永献帝即位后第一届科举考试才落幕,新任的状元和榜眼游街时就一死一伤,消息一流传开来,全城的读书人都沸腾了——
“科举考试前,几个文魁就莫名其妙的死了,现在考完放榜了,状元死了榜眼伤了?呵呵,这世上哪有这么巧合的事情啊?这要说跟之前的命案没关系,我可不信。王兄,你信吗?”一个穿青布长衫的青年男子愤愤的说道。
“哈哈,刘兄,上面那些人掩耳盗铃,说什么便是什么。咱们小小的读书人,说不准哪一天骑个马走个路的人就没了,可别胡说。”一个白白胖胖的中年男子接道。
“哎!怎么地,人家做得咱们说不得?要我说,咱们就得说,身为读书人,这点子骨气都没有,还读什么圣贤书?我啊,不仅要跟你说,还要跟老百姓说,还要跟那些圣贤说,还要跟后世人说,我就不信了,这世上难道真没有讲理的地方了?”青年男子看上去颇有些愤世嫉俗。
“你还想讲理?你可知道,陛下已经疯了。现如今,朝堂上谁还敢说读书人的事?哼,都在盛传就是因为陛下惹怒先皇,先皇英灵显现,先是杀了几个文人敲山震虎,陛下不以为戒,又搞出个简笔字白话文改革,这才彻底惹怒先皇,先皇当众显灵杀了支持陛下的马状元,又吓傻了陛下。哼哼,你想讲理?你要不要去找先皇讲理?”
“这都是谁说的?子不语怪力乱神,先皇死了多久了还能出来作妖,我看呀,明显是有人装神弄鬼想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吧?”
“唉,反正这事不好说。刘兄,我劝你最好谨慎一点。如今风雨欲来,小心枪打出头鸟。你说对不对?”白胖男子凑到青年耳边,越说越小声,好像深怕别人听到似的。
“王兄,你这么说可不对,我问你,难道简笔字白话文对老百姓没有好处吗?”
“有啊,可是那又怎样?上面的人管这个?对老百姓有好处的事情多了去了,上面难道都管吗?就比如说人头税吧,上面的官老爷们难道不知道人头税对老百姓是多大的负担?肯定知道的吧。为什么还要实施?不就是为了要钱嘛!如今简笔字让老百姓都识字了,那谁不想当官啊?谁还想干苦力活重力活呢?这是一样的道理啊。”
白胖男子显然感概很深,“所以我劝你啊,心思少用在读书上,赶紧寻个安稳的地界再谋个生计,这乱世啊,眼看着是要来喽。”
青年愣愣的没说话,突然旁边有人插话道:“既然乱世将来,多识点字也是好的。我听说新华书社出了版字典,叫新华字典,可以给无基础的人学习识字认字。俩位仁兄,你们听说了吗?”
那青年吓了一跳,循着声音抬头看去,来人是一位锦衣华服的年轻公子,眉眼俊俏。“听说是听说,好像才出来三十本,现在价格高昂,恐怕早就被那些富家子弟买走了。”
那公子莞尔一笑,“你消息不够灵通啊。我听说新华书社规定,有十本会留在书社中,任何老百姓都可以借阅。只不过目前时间紧急,只借给读书人。等到后面印刷上来了,这字典不会卖太贵的。我看你也是个有为青年,何苦站在这里与人争执?不如去那书社看看,也好寻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啊。”
“对对对,公子说得不错,在下马上就去看看。哎,对了,请问公子高姓大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