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开封府上下正为武科大考忙碌。张龙入堂秉道:“包大人,府衙外有人击鼓,说是家中有人失踪。”包拯诧异,开封府乃天子脚下,京畿重地,何人如此大胆敢掳掠人口,当命升堂。报案者乃是农妇王氏,失踪的是其丈夫牛五。牛五于两日前出城扫墓,却一去不归,王氏出城遍寻无果,只得到开封府报案。
包拯道:“你丈夫年方几何?是何样貌?之前可否曾与人结仇?”王氏垂首道:“相公今年二十五岁,不过是个普通农夫,手脚粗壮些,却最是老实本分的,从未与人结仇。”包拯见她声音哽咽,频频拭泪,心中怜悯,道:“你相公失踪前后,有何异样?”王氏道:“我相公失踪前两日,曾请了一位道长来家中除祟。“
包拯道:“因何除祟?”
王氏道:”前几日夜里,孩子啼哭不止,并且高烧不退,请了大夫也不见好。那位道长说因我家先人在地下受人欺负,故而家中不宁,让相公去扫墓,多烧些纸钱。临走时,还留了一枚铁牌,让相公随身携带,说是辟邪之物。”
“后来呢?”
“那道长确实有些道行,给孩子做了法,立时就退了高热,止了夜啼。相公对此深信不疑,故而去扫墓祭拜。没想到,却一去不归。”说着,又忍不住拭泪。
包拯道:”你将你丈夫和那道人的样貌细细说来,本府叫人制了画像,分发下去,好去寻找。”王氏拜道:“多谢大人。”说着一面细想一面说,公孙策依照她的描述画好人像,呈到她面前,王氏道:“没错,就是相公和道人的样貌。”包拯道:“将画像张贴至各处,有发现线索者赏银五十两。退堂。”
退堂之后,包拯叫来公孙策和展昭,道:”此案你二人觉得如何?“
公孙策道:”大人是怀疑那名游方的道士?“
包拯道:“此人与本案有莫大的干系。”
展昭道:“武科大考将近,各地考生人数颇多,如果出了乱子,后果不堪设想。”
三人苦思之际,公孙策忽笑道:“与其在此毫无头绪的猜测,何不请行家来协助。”
包拯略一沉思,亦明白过来,笑道:“公孙先生所言甚是。本府这就修书,派人速速送往姑苏,请蓝姑娘来协助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