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征会说话了,这第一声喊得不是爹娘,而是宫内的祖爷爷,这让陛下很开心,赏赐一波波送去太孙府,瞧得府内的太孙嫔眼都红了。
其实那娃第一声喊的是姨姨,也就是芮熙。谁让胡氏一受委屈就往她那儿跑,这孩子一扔就是好几日,有了男人忘记娃,整一恋爱脑。也怪芮熙没脾气,胡氏才一而再再而三的得寸进尺。
“平征这孩子不错,朕中意。”含饴弄重孙的陛下很开心,在接到加急密信时更开心了,“老二东征大捷,好,等他回来,朕重赏。”
芮熙一手接过他递来的平征,一手把第二份密信给他,“陛下,好消息可不止一个。”
“好、好、好,老三也争气,安南平定,周围部族俯首称臣,赏,都赏。”一连几声好,这才算是龙颜大悦。到了午膳时间,陛下开心的多吃了一碗饭,然后,他撑着了。
“......”被迫陪着散步的芮熙很很很无奈,还好平征大了不用抱,不然她怕自己撂挑子不干了,一把年纪还这么幼稚,真烦人ヽ(‘⌒?メ)ノ
永乐十五年,重次孙出世,太子给他起名朱祁镇。太孙嫔生产时血崩,不幸早世。嗯,这是对外传言。真相是,她为了心悦之人报仇入太孙府,结果移情别恋爱上了太孙,然而太孙将计就计,将她身后之人连根拔起,孩子出世,自然也该死了。
至于她的心悦之人,好像是靖难之役逃出去的庸臣遗孤,被太孙就地格杀,啧,真惨!
“......”真相一出来,胡善祥喜笑颜开的找来,芮熙看她傻笑一上午实在不耐烦了,转身离开。来来来,屋子给你,劳资走还不行么!
“胡氏又来烦你了?”瞧见皱眉的芮熙,陛下习以为常的问道。
揉了揉眉头,芮熙颔首表示回应。
“听说御厨又研究了新菜式,才运来的海中鲜鱼,随朕用膳如何?”
闻言,芮熙咽了咽口水,“咳,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这就走吧!”
陛下点点头,两人并肩而行。一心想着吃的芮熙并没注意,陛下习以为常。身边的侍婢则是眼观鼻、鼻观心,不见不闻。
汉王、赵王先后返京,一路而来,百姓们夹道欢迎,大声欢呼‘虎父无犬子,陛下真厉害!’之类的话。这都是报刊的功劳,压根不存在什么功高震主的破事,权柄尽数集中于皇帝陛下。
庆功宴上,带回来做吉祥物的倭族长子有些飘,饮几杯酒后似乎昏了头,开始不安分起来,眼睛四处乱看,瞧见芮熙时忽的眼前一亮。“陛、陛下,臣还尚未娶妻,可、可否将您身边的女子,赐给臣做妻子,臣、臣感激,不尽。”
“放肆,把他给朕带下去,处......”,皇帝怒极,一拍案桌就要收拾那人,芮熙连忙上前拉住他的衣袖,拦下即将出口的‘处死’二字。低声说了句,“陛下不可。”
而后松开衣袖,芮熙上前一步朗声开口,“陛下说了,将他带下去醒醒酒,等他清醒了再谈其他事宜。”
那人被拉了下去,全场肃静,群臣噤如寒蝉,陛下很久都没有这么生气了,那浑身的气势却没减少半分,惹不起,惹不起。
说完,芮熙退后一步,亲手给陛下端茶,“陛下,这可是给两位王爷的庆功宴,别生气了。”
“......嗯,”陛下接过茶水一饮而尽,“蛮夷之地,果然不懂礼数。”
太子顺势端着酒杯起身缓和气氛,“来来来,诸位请干了这杯,为二弟三弟庆功,请!”
众人识趣的举杯起身,拍马屁,“明军威武,陛下威武,干!”
经此一事,群臣把芮熙在陛下心中的地位再次升了一级,吩咐族中弟子,千万别撞刀口上。而他们两人的关系,也是更加扑朔迷离了。
那醉鬼醒后直接吓病了,足足一月才好。众人很是不屑,那赏赐的府邸更是门可罗雀。
若不是还需要他安抚打下来的倭族,恐怕他已经死了千百回了。他还挺聪明,自此后安分守己,完全做个隐形人。除了监察史,再无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