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裕明自小看电视剧中那些妃子公主们女扮男装溜出去游玩,还有皇上微服呢,自然不觉得这是什么出格大事,不以为意道:“这世道对女子规束太多,我想带你出来逛逛,不要整天闷在大房子里头,只好出此下策了。”
黛玉闻言,低头不语:如果可能,谁愿意天天只在王府里处理亲朋送礼、丫头吵架这种事呢?不然也不会来当他的表弟了。
李裕明朗声道:“韦侍卫可知道,京城最有名的茶楼是哪家?”
韦侍卫跟车夫和另一个侍卫小薛一起挤在马车前面,转身回道:“禀王爷,小的刚问了小薛,不知王爷是想去喝茶论诗的清茶馆,有说书唱曲的书茶馆,还是三教九流都有的大茶馆?”
李裕明先道:“在外面要记得称本王‘公子’。”
韦侍卫忙道:“遵命,公子。”
李裕明看了看黛玉,道:“第一次出来,就去说书的地方听听又有什么新文了,常来咱们府上的总是那些陈词滥调。”
小薛回道:“悦来茶楼虽然是整个京城最大最豪华的,但是多有高官贵人驾临,王爷想必不愿碰到,不如咱们就去广昌茶馆。”
李裕明自然是无有不可。
车夫一挥马鞭,转道棋盘街。
广昌茶馆共两层,一层散座,二层是精致包间。
谁知这间茶馆生意太好,那跑堂的一听小薛进门就要包间,一个劲儿地鞠躬道歉:“真是对不住各位爷,今儿雷先生的女儿第一天登台,楼上半个月前就定满了,不如您几位在大厅挤一下?”
这广昌茶馆着实宽阔,一楼得放了三四十张八仙桌,每张桌边都坐了七八个人,小二领着众人到角落里的一张空桌,陪笑道:“这是本店最后一张了,您几位来的巧,再来的可没了。”
李裕明坐下,青果伺候黛玉坐了。
李裕明便道:“你们也坐,本来就是便衣出来的,不用立规矩。”
韦侍卫环顾四周,在下首坐了凳子边。
青果坐在黛玉身边。
小薛站在李裕明身后,笑道:“小的在这儿给公子斟茶。”
李裕明见他十分不敢,也就罢了。
这时大堂正中一个大台子上来了两人。为首的是一个拿着三弦的中年盲人,带着一个十五六岁拿琵琶的女孩子。
盲人雷先生先坐下说了几句吉祥话,便拉过身边的女孩,笑道:“小老儿前儿生了场病,嗓子坏了,不能再伺候诸位爷了,这是小女,小名贞莲,今儿贞莲给各位爷说一段,说得不好,大家多担待。”
雷贞莲便上前先向四周都作了揖,说道:“今儿贞莲给各位爷说一段新书,书上乃说残唐之时,京都有一处公侯之家姓贺,侯爷只有两个女儿。”
虽讲的也是才子佳人一见钟情的俗套,但难得各位人物活灵活现,众人好似真的见了贺侯爷马上立功,不通文墨,却偏偏喜欢装出一幅才子的打扮;贺大小姐温柔沉默,其实才高气傲,管家一流;二小姐十分美貌,却酷爱骑马射箭。再到府中夫人、姨娘、管家、丫鬟,其言谈举止,都符合身份,侯门行事用度,也都不错辙。
李裕明越听越觉得耳熟,后来恍悟:与贾府中事中人何曾相似!再看黛玉,早听住了,茶也忘了喝,更不用说茶楼内其他人。
只见雷贞莲说道:“若问贺大小姐和来投奔的表小姐说了什么,诸位明儿请早。”
说着鞠一躬,扶着雷先生下台去了。
就有人拦了她不许走,楼上有人喊道:“可不许停这啊!这后面到底怎么发展的?”
边上小二忙陪笑道:“雷姑娘已经讲了一个时辰了,爷若不信,自可拿出怀表来瞧。”这位年轻纨绔本来是听说了广昌茶楼雷先生那美貌女儿终于肯上台了,专门来瞧乐子的,不想竟被故事吸引了。
这时众人也反应过来,纷纷上前问后面情节。
雷贞莲被多人围着,也不羞怯,大大方方笑道:“当初跟茶馆掌柜说好的,每日巳时讲书一个时辰,一个月得纹银二两。”
那拦人的小厮忙从袖中拿出一块碎银,笑道:“我们公子赏姑娘的,姑娘上台接着说罢。”
谁知雷贞莲并不接银子,仍笑道:“对不住爷了,实在今儿还有别的事儿,明儿巳时准时恭候诸位。”
楼上的公子早走了下来,笑问:“不知贞莲姑娘说的这书,叫什么名字?”
贞莲福了福,回道:“书名就叫《韶华闺秀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