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张大舅来信,言其妻柳氏因有孕,怕对女儿照顾不到,问是否能送到王府让太妃教养几年。
李裕明笑道:“真是大好事,我必赞同的。”
黛玉已从孔雀口中得知张圆圆是元妻留下的女儿,向来跟继母不太和睦,道:“我原想要不时接如烟云和来府小住,陪太妃解闷,如此更好。”
于是就此商定回信,派仆妇去大同府接张圆圆。同时把太妃住的套间隔断出一个小房间,设上炕榻,做成暖阁,到时小姑娘就跟着太妃住。
太妃暂搬到撷芳园内思慧楼,等修缮好再回。
等张小妹到了王府,已过月余。张圆圆才只六岁,大大的眼睛,笑得时候眯成一道月牙,很是可爱。
跟来的张家仆从大都安置在了宣南坊张宅,带进府的不过奶娘鲍嬷嬷和名唤“小唐”的小丫头。那小丫头跟圆圆年龄相仿,只管陪她玩乐,诸事不会的。
张圆圆见太妃扫了鲍嬷嬷并小唐一眼,面露不愉,笑道:“平素都是费姨娘看顾我,谁知回京路上染了风寒,就让他直接回张宅养病,等身子好了再来给太妃娘娘请安。”
太妃道:“既这样,松鸦你先服侍张姑娘,等费氏痊愈了再做打算。”松鸦给张圆圆行礼,张圆圆见她穿遍身折枝小葵花的大红襦裙,知是有品阶的宫女,不敢受她的礼,忙起身回避了。
太妃微点了点头,才道:“你是主子,只管安心受礼便罢。”顿了顿,又指李裕明和黛玉“这是你大表哥,这是你表嫂。”
张圆圆一一拜过,口称表哥,表嫂。
太妃问道:“现读什么书?”
张圆圆忙回道:“刚念到《中庸》。”
一时众人都望向李裕明。
原来李裕明也刚学到中庸。
李裕明不觉有些讪讪,笑道:“圆圆真是小才女,我这个月也才念到《自诚明,谓之性》。”
张圆圆一听,暗悔刚才应说自己只认得几个字的,没得让王爷表哥不自在。
黛玉在旁,只觉张圆圆有些像当初刚入贾府的自己,一时有些失神。
太妃笑道:“你表嫂腹有诗书,平日自可向她请教。”
黛玉自谦推辞一番,还是应下。
是晚,松鸦坐在床沿上,掰着手指给张圆圆细细地讲长春斋行事:“太妃娘娘卯正起床,梳洗后要先去小佛堂念经,辰初早食。王爷和王妃都是用过早饭再过来请安。王爷去书房学习兼处理一些杂务,太妃娘娘巳时初在碧云间理事。用过午饭,太妃要小憩一会儿,下午一般是邀廉先生来府里绘画品画,或者看王妃捶丸。晚饭三个主子都在咱们长春斋用,”她顿了顿,笑道:“从明儿起,就是四个主子啦,咱们王府从太妃娘娘道王妃娘娘,没有不慈善明理的,表姑娘只管安心住下。”
张圆圆谢过松鸦提点,默默记下。
次日一早,张圆圆和小唐把带来的广灵剪纸分成五份,她俩亲自送给太妃和王妃,松鸦找人送往翰林府,张宅,奚宅等亲戚处。
不一会儿,银杏端来几卷内制仿澄心堂纸作为答谢。
饭后张圆圆就在碧纱橱隔断的里间看书练字。
李裕明轻手轻脚的进了长春斋,摆摆手不让岑太监通报,问打帘子的孔雀:“圆圆呢?”孔雀一努嘴,回道:“在碧纱橱写字呢!
李裕明穿过东间太妃套间卧房,转入碧纱橱内,见小姑娘趴楠木大书桌上认真默写孟浩然的《春晓》。
他大吼一声:“哈嘿!”
张圆圆吓得笔都掉地上了,转头看是王爷,忙起身,一边拍胸脯,一边笑道:“表哥干什么吓人!心都怦怦跳了!”
李裕明道:“大好时光,不要窝在角落写写画画了,下午我和王妃要玩捶丸,走,先带你去园子里逛逛。”
张圆圆思索了下,道:“那我收拾一下,换身轻便衣裳。”
李裕明闻言,一径出门,经钻山游廊进西厢房。
门斗上书三个大字“碧云间”,正是瑞王爷墨宝。
黄莺掀起猩猩红毡帘,笑道:“太妃和王妃在里间研究张姑娘送的剪纸呢!”
去年太妃生辰,张大舅就送了一套十二张六尺见方的“生肖贺寿”剪纸。动物们生动传神,“寿”字线条流畅,裱装精美,太妃极是喜爱。
春节窗花也是贴的广灵剪纸。
这次献给太妃的都是小幅的梅竹桃樱等花草。
太妃和王妃正围看一幅牡丹剪纸。花瓣和花蕊都辅以金色勾边,刻画细腻,颜色鲜艳,实属精品。
李裕明也凑过去瞅了几眼,夸了两句,便道:“今儿天气和暖,我与王妃协定来一场捶丸大会,望太妃娘娘赏光。”
太妃笑道:“也有些日子没有捶丸了,开始前让喜鹊叫我,必去给你们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