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大赦天下。并正式册封年仅三岁的长子为福王,皇后亲自抚养着,长女封嘉康公主,次女封嘉祥公主。夭折的皇子皇女亦一一追封亲王公主,不过按制执行,无甚可记。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
当今将后宫也大肆封赏了一番,除了皇后外,旧时府邸已生了两位公主的吴侧妃封了贵妃。大皇子生母追封淑妃,周贵人是皇太后的娘家侄女,暂无所出。余者不过三四人,皆是昭仪。
皇太后见皇帝子息单薄,特赐了四名女官服侍。新皇对其中姓贾名元春者十分喜爱,常常留宿凤藻宫。月余即晋封贾元春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这日辰时初,瑞王的伴读就来咸福宫给庄太妃请安。庄太妃忙命免礼,叫到近前笑道:“林扬来了,你表弟半夜里闹肚子,早上让张太医请了脉,刚喝完药,要歇歇,今儿就不去上学了,你进去陪陪他吧。”
这林伴读就是庄太妃堂姐的小儿子,平日跟他姨妈亲近熟稔的很,听闻此言丝毫不显意外,仍笑嘻嘻道:“太妃可要好好训斥紫苏几个,不知平日里都怎么伺候的,瑞王三天两头的不是肚子疼,就是腰疼腿疼的。”
说的众宫女太监想笑又不敢笑,憋得不行。紫苏黄芩几个宫女吃吃地道:“这还真是奴婢的不是了,奴婢们定要好好反思悔过,以后更好的服侍殿下。”
按规定这瑞王也要去文华殿读书的,他既不做官,又不治国的,那么勤快干什么?所以李裕明是今儿头疼,明儿腰疼,想出千百种法子逃学,一月不过去个三五天应景罢了。
林扬跟着紫苏进了后院西配殿,黄芩掀开东次间葱绿撒花软帘,皱着眉道:“林公子来了,快进来呗。我们殿下刚喝了药,正躺着呢!”
李裕明正挣扎着坐起身,杏子红绫厚被已落到腰间,额上勒着黑色卧兔抹额,桌边的大迎枕还未收走,还挺像那么回事。虚弱地开口:“皇兄赐了一盘西瓜,我没忍住,吃了几牙,半夜就拉肚子了,让表哥见笑了。”
林扬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就算正月西瓜是个稀罕物,你也不至于吃到拉肚子吧,真个这么馋嘴了?”
说得李裕明更不好意思了。他本来就不愿意去做“陪太子读书”的角色,好了不行,歹了也不行的,正好晚上吃西瓜着了凉,乐得现成的理由旷课呢。
林扬见他脸都红了,也不好继续嘲笑,遂坐在床对面的椅子上给李裕明絮叨自己家的琐事:“我大哥昨天往苏州老家去了,为的处理一位远房堂叔的后事。我也能松快些时日。”
等等,姓林,老家苏州,堂叔,后事,难道是?
想到这,李裕明有些激动,他猛地抓住林扬的胳膊,急问:“你那远房堂叔叫什么?”
端茶来的青黛忙道:“殿下还不知道?林堂叔就是贤德妃的亲姑父啊。去岁冬天就身染重疾,听说是个能臣,连当今都问过几次病情的。”
“哦,”李裕明伸了个懒腰,故作淡定的道:“我好像也在哪听了一耳朵。”
李裕明的养母庄太妃娘家不显,没想到她堂姐能嫁到书香之族,看来林扬就是原书中所述“只可惜这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没甚亲支嫡派的”里面的“堂族”了。
为什么林如海不从族里过继一个儿子呢?他明知道林黛玉没有兄弟姐妹扶持,日子一定过得艰难的。难道是跟这“堂族”中人有什么前仇旧怨?
李裕明好奇问道:“这林堂叔既是远房亲戚,为什么还让大表哥巴巴的下江南?大表哥不是正在苦读,准备下场今年恩科的吗?”
“唉,殿下有所不知啊,”林扬装模作样地叹了口气,无奈道:“堂叔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年仅十岁的女儿。”
林扬停住话头,转而夸起青黛来:“青黛姐姐煮茶的功力又长进了。”把个小姑娘喜得眉开眼笑的。
果然是有难言之隐啊。有什么办法让林妹妹不再进荣国府就好了,那贾府就是个龙潭虎穴,着实危险。
李裕明心里叹了口气:也就是白想想,自己现在的势力范围就是咸福宫西配殿,连庄太妃的宫女都不大支使得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