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卖菜的大娘,切肉的汉子。又到书房里头的伙计,在第二天的时候都收到了一份来自初来乍到手艺人的礼物。
白面大馒头一只。
这馒头自然是夏青之前就让钱嬷嬷准备好的,俗话说抓住人的心要从抓住人的胃开始。而她初来乍到这个地方,实际上还不算真正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做买卖讲究道义,和人处朋友也讲究道义。
虽说金银珠宝送不了,但吃的还是可以的。
尤其夏青对自己的手艺极其有信心。她甚至能保证,所有吃到她做出来的东西的人,绝对一辈子都会忘不了这个味道。
更别说这里普遍酸不拉几的馒头。
卖菜的大娘吃一口眼睛就亮了。
“小姑娘,你这是怎么做出来的。”
“是家里传下来的法子。家里人没得早,只给我留下了这个。”夏青胡诌信手拈来,只说是家传的手艺,甚至还编了一套自己的凄惨身世。说自己出生于怎么样的家庭,却遭到变故,只有她一个人活下来。为了生活只得来到这个城里靠卖面人为生。
听得大娘泪水涟涟,手里的大白馒头不上也不下。卖肉的汉子没这么多愁善感,他三两口吃完就对手上的馒头肃然起敬。
“这还真是好手艺。”和他吃过的任何种类都不一样。觉得这姑娘还真是奇人。
“叔,觉得好吃我后面还给你带。”
“这怎好意思。”夏青挤挤眼睛,“到时候给我留几块好点的肉就好。”
汉子抓了抓脑袋。“这是自然,小姑娘,这两天都没来得及问你名字。”
“我叫秋红。”夏青把准备好的名字说出来而已,和本名夏青不同。秋红这名字听起来更像是某些达官显贵家侍女的名字。也有很多不识字的家庭里的姑娘叫这名的,所以大娘一听也没起疑。只是看着她把所有的面团放在面前。
“秋红啊,你这个也是一样做出来的吗?”
“当然。”夏青小旗子一竖,她原本穿着钱嬷嬷的旧衫不太明显,但广告一打周围的人就立刻围了上来。今天准备的材料比昨天多了一倍,但是人也比昨天多了不少。说明昨天的饥饿营销还是有点效果。
一连捏了好几只动物。
有的依旧是像昨天一般出彩的小兔子,也总算有人想要漂亮的小狗或是在不远散养的大公鸡。为了防止混色,夏青这次甚至多削了几支竹刀。
手上各色的面团开始逐渐成形,小孩们的眼睛亮上不少。仔仔细细地盯着夏青手上的动作,而事实上夏青在现代就觉得像这种传统技艺,一定要当庭一步步做给别人看才会明白什么叫作手艺的高深。
这种适时的等待甚至还能提高客人的期待。偶尔夏青在现代刷到的部分日本餐厅的大厨会在吧台亲自捏寿司也是这个道理。手几乎就没有停下过,只听到桌面上放钱的篓子不停地发出叮当的脆响,让她的嘴角也适时地扬起。
手艺能吃饭可不是盖的。
只不过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现在来到她摊子前的依旧是小孩居多。想来也是,面人这东西最开始也是在孩子之间流行,如果考虑到成人特别是贵族的购买力的话那这点东西远远还不够。
而这样想着,她为手上的小狗点上了眼睛。
黑色的,更像是现代的卡通角色,憨态可掬。也不怪在现代如此受欢迎,而正当她稍微喘了口气,准备喝口水的时候,就听到桌上的钱箱又听一声响。
夏青抬起头来,看到面前站了一位身着华服的公子。
“这东西,给我也做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