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翩翩柳絮,萧萧梦然 > 第1章 返乡

第1章 返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余州地处江南,夏季炎热,按理实非酷暑之时的好去处。奈何柳以正孝心重,从前子女尚幼,公务亦忙,也就罢了。如今子女都大了,才娘十岁了不必说,小儿子松郎都六岁了。

去年年底先皇驾崩,新帝初立,至今夏朝堂方得安定。柳以正得新帝提拔,升为吏部侍郎,按照朝堂惯例,新官就任之前可得十日休憩。有此空闲,柳以正无论如何都要带上一家老小,回祖籍给父亲磕头。

黑暗中有一辆马车疾驰,车内柳以正皱着眉闭目养神,他睡不太着,想念家乡和老父,算下来有两年没回余州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忽忽两年矣!

柳以正,祖籍江南道余州人士,年少聪慧,一路科考畅通,泽庆二十三年便进士及第,彼时柳以正年不过二十。

如此风华正茂,怎能不惹繁花心羞?何况柳以正资颜甚美。泽庆二十三年的长安城尽知柳郎俏,诗才一时为绝,王公贵族皆欲婿之。百家争婿场面轰动,最后竟然演变成显安公主之女含山郡主与武成侯之女黄氏二女争一婿。

泽庆帝宽和,年岁不小,稚气未脱,得知此事后,不息其中之争便罢,居然搞起了比赛,做起了裁判。他下口谕,命二女至“承宁殿”比试作诗,皇帝亲自审考,诗优者才可嫁予柳以正为妻。为了热闹,他将比试的日子放到农忙之后,届时让棋待诏将比试经过公示全长安。

含山郡主与侯女黄氏皆有牡丹之大气,自然无惧赴约。泽庆帝当众命二人作夸赞柳以正之诗,等作完诗,泽庆帝却犯了难,二人诗才相当,实难分出高下。

正当为难,身边的公公小声与泽庆帝说了一句“陛下既然做媒,还是两情相悦得好。”泽庆帝哈哈大笑道:“好!好一个两情相悦。”

泽庆帝再阅二诗,钦定黄氏为胜,只因含山郡主诗作多为仰慕之意,黄氏诗作却有“缓缓归矣”之感,情意绵绵。旁人读之,定觉情真意切,大全礼制开化,年轻儿女相交并不以为逆。上巳节更是为娘子郎君定情完婚大开方便之门。

泽庆帝觉察出黄氏定与柳卿有情,如何不加成全?及至柳黄大婚,泽庆帝仍挤出时间书“两情相悦”四字赐之。时光飞逝,而今十一年过去,“泽庆”换了“大成”,柳以正与黄氏也有了一儿一女。

夜更深了,马车宽大,故而行得慢,柳以正不免心焦,愈发难眠。夫人黄氏不意转醒,先是掖了掖一双儿女的暖被,见夫君没睡,眉头皱着,眼下乌青,不免发笑,扯了扯被子道:“侍郎爷就这般思归么?”

返乡之行,柳以正为了快些归家,也为着低调些,弃了衙差相送,只让府中几个武仆随行。却不想黄氏以不想儿女受苦为由,硬要用这宽大的马车。柳以正如何拗得过?夫人牙尖嘴利,纵然柳以正在朝堂之上苦练十年半,也要让夫人三分。

说不过,根本说不过。

路途遥远,亦有终时,柳以正的车驾终于从中原古道的尘土上剥离下来,印在这江南水乡的画卷之中。柳家祖宅位于余州的古楼镇中,古楼镇有许多村落,最大的便是柳家村。

江南的村庄青砖白墙,亦有七弯八绕的巷弄。好在柳村道路宽大,柳侍郎的宽大车驾才得以畅通无阻。马车偶尔的吱呀作响在这片安静的村落都显得嘈杂,更遑论偶尔的马嘶,而这很快吸引了大批村里的孩子。

孩子们很会察言观色,这是马车,虽然此马车几无装饰,低调太甚。然而车高马大,加上有七八个骑马的壮汉跟随,威仪半分不减。

孩子们好奇极了,虽然柳家村的孩子们也算见过一些世面,但也难得见此等阵仗。他们跟着马车,只是跟着,不敢像平日,看见村里的某个叔伯驾着牛车而去都要追逐着、嬉笑着打闹。

黄氏挑窗一望,见有孩子跟着马车,心生欢喜,便唤柳以正道:“侍郎爷,有好多稚童在后,你拿些糖果出去与他们分了吧。”黄氏喜欢小孩,不过她这些天跟着侍郎爷连日赶路,身子难受,便不想动。

柳以正知道已进了自家村子,自有快意,但也近乡情怯,想看看这些都是哪些故人的孩子,好缓一缓心中激动。他拿了夫人递过来的糖果便下了车,心里却要腹诽,“侍郎夫人倒吩咐起侍郎爷了,人心不古啊。”

柳以正见孩子们站得远,便招了招手,孩子们还是有些不敢靠近。显然,这些孩子无人认识自己,等柳以正用乡音说了几句话,孩子们才大着胆子接了糖,还回了侍郎爷几句话。柳以正见这群孩子衣着简单但是衣服不算旧,心里宽慰。柳以正迫切见到父亲,倒也没多感慨笑问客从何处来,上了马车继续向东而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