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太好了。我今晚回去我就去告诉我爸妈!”
“行。那就这样。这个周末大家好好准备一下,身份证别忘记带。注意看一下那几天的天气预报,洲城跟海市气候完全不同,很有可能下雪,大家要带厚羽绒服。”
听到要下雪,马老师的声音已经被淹没了。
“哇,下雪啊!”
“太好了,我都没看过雪。”
“我也是小时候回老家的时候看过。好多年没看过下雪了。”
但江岸在南州每年都会看见下雪,还有路面总会厚厚的冰。冬天人们住在装有暖气的房子里。出门戴着只露出两只眼睛的毛帽子,厚手套。最冷的时候,哈出的气结成一团雾霜,眼睫毛上都会结冰呢。
海市可不一样,这里冬天最冷也不会低于五六度,大部分时间气温都是十几甚至二十度。有部分同学长到十几岁,还没见过真正的雪是什么样子。
难怪他们会这么开心呢。
……还有,接下来这几天是周末,……记得把各科作业提前完成。不要等回来后再急急忙忙补。”
“啊哟!”
“……”
教室内一片哀嚎。
呵呵,马老师总是三句话不到,就绕回学习啊学习。
还好,最后马老师又绕回研学了:“周一早上大家7:30在教室集合,7:50统一坐大巴去高铁站。”
“老师,几点的高铁?”李博文问道。
“8:45,12:00左右到洲城。具体的研学方案和注意事项,研学团队的领队老师会提前发给大家。大家注意留意班级群消息。”
马老师人已经走下讲台了,又有人问:“周一穿礼服还是运动服?”
“运动服。礼服带在行李箱,瞻仰伟人塑像和烈士陵园纪念活动时要穿。”
说完,马老师就夹着教案课本出去了。
教室立刻变得像菜市场一样,热闹非凡。
说到洲城,江岸和它挺有缘。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江岸的父母就带她去过了。那里的小吃,鲜辣甜香,那里的方言像唱歌一样悠扬但难懂,那里的河流穿城而过,一江两岸朝天阔。小时候的记忆,仅剩此而已了。
但这一次,是和同学一起去。浩浩荡荡几百人。不一样,完全不一样。
周一7:30,江岸一进教室的门,就已经有一个领队在教室讲台上清点人数了,他有着研学领队标志性的棕黑色的皮肤。
“江岸!”
“到。”
“好。到了哈!”
……
出发!大巴车载着他们浩浩荡荡地驶出校门,南来北往的乘客目送着穿着整齐蓝白校服的他们浩浩荡荡地进入检票口,朝阳中的高铁载着他们浩浩荡荡地开往研学目的地。
革命圣地,山水洲城,海高学子来啦!
三天的研学之旅,分为三个部分:传统□□分、革命足迹部分,和AI科技部分。第一天下午,他们参观了省博物馆,湘绣博物馆……参观、听讲座,看表演,坐下来跟老师傅学习湘绣技术,一路下来,感受湖湘历史文化。
说不辛苦那是假的,两条腿一天走了上万步,有的同学累得直叫唤。最有耐力的要数领队方老师了,从早到晚迈着他的小快步子在队伍中来回穿梭。鼓励大家。
但一天下来,除了早上出发时见到马老师,后面连马老师的头发丝儿都没见着了。
到了傍晚回营地的时间,马老师终于出现了!
他背着他那棕色的双肩书包,热气腾腾地来到15班学生集合队伍。
“啊啊,马老师!”
“马老师,你终于出现了!”
队伍瞬时喧闹起来……
“您老人家到哪里去了?一天都没见到您的影子。”
“是啊,是啊……”
“肯定是跟刘老师,还有盛主任在哪个咖啡馆喝咖啡吧。……”
……
同学们叽叽喳喳,你一言我一语,围着“马总”抱怨个不停。
马老师不好意思地笑笑,“没有,没有……”然后岔开话题,“今天怎么样,大家?”
袁圆唉声叹气:“哈累死啦!就只剩半条命了。”
不是谁说了一句:“刘光森的鞋都走烂了。”
“哈哈哈。……”队伍里爆发出阵阵哄笑。
马老师马上关切起来:“刘光森,鞋走烂了吗?晚上我陪你去商场买一双。”
周南解释道:“没有。马老师。就是鞋跟不知被踩掉帮了。”
马老师眉毛拧成了一堆,担心道:“啊哟,注意安全,安全第一,晓得吧。……”
喧闹中,又不知是谁说了一句:
“马老师明天你不会跑吧。”
“哈哈哈哈哈……”
马老师岔开话题:“上车,上车,上车……”
……
江岸也跟着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上车后,江岸找了个挨窗的位置坐了下来。刚把书包放好,李博文就一屁股坐在了她的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