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是和程功一起去吗?还记得路不?”
妈妈怕她不记得路,开学第一天,可以找程功一起做个伴。
江岸回答道:“他自己去。我们又不在同一个班。”
江岸拉上校服的拉链,背上书包,终于出门了。她熟练地骑上了她那辆新买的自行车,从地下车库出来一转弯,就到了大街上。时间还早,路上的人、车都不多。
海城高级中学在人民大道,需要转一条街,过三个红绿灯。
这里是有专门的自行车道的。红色塑胶地面和清晰的地面标识,骑在上面平稳而顺滑。头顶是南方特有的常年青绿的阔叶树木,遮天蔽日。江岸沿着这条街道一路骑行,心情欢欣雀跃。
再过一个红绿灯,转个弯就到学校了。
此时正好是红灯,江岸捏了一下自行车刹车,一只脚脚踩在上,在斑马线路口停了下来。她百无聊赖地等着对面的红灯一秒一秒地倒计时。
这时,一辆自行车悄然在她旁边停了下来。江岸扭头望去,车上的人至少有一米八五,两条大长腿撑在地上还能自然弯曲。最显眼的是一头长到到眉毛的头发盖住了半边前额,但从侧面看不清他的脸。他身上穿着一身跟她一样的校服,身上背着一个黑色书包,书包里好像也没放两本书。
现在,他正直视前方,面无表情地看着红灯的方向。
在海市高级中学附近遇到,一定是校友吧。再说了他这头发,只有海市高级中学的学生才能有。
江岸早就听说了,海市高级中学最出名的地方除了高考升学率全省数一数二,还有一个最出名的是允许学生有充分的自由,允许学生自由选择穿不穿校服,自由选择发型,甚至留长发,头发染颜色,允许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老师的课等等……这其中任何一条在全国的高中校园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海高全都做到了。
江岸仿佛从身边这位帅哥同学的身上已经嗅到了海高自由、民主、开放的办学气息。
江岸忍不住再多看了他两眼,热情地和他打起了招呼:“嗨,同学!”
但他好像没有听到来自身边这位女同学的热情。
江岸并不气馁,提高了音量又说了一次:“同学,你好啊。”
他终于回过头来了!
定睛一看,哇塞,还是个大帅哥!虽然仍旧是面无表情,眼中透着生人勿近的疏离和冷淡,但的确是长得帅,绝对属于校草级的人物。
“你好,你是海城高级中学的吗?……我也是。”江岸被他这么盯着一看,顿时有点语塞,只好用笑容掩饰自己的尴尬。
对方没有回答她,只是上下扫视了她一眼。江岸一眼看到他衣服左胸那个暗红色的校标,印着学校LOGO和学号。没错,就是的。想知道是不是校友,只要看校标就知道了。
但今天江岸第一天上学,她还没有校标这个东西。他一定是注意到了江岸衣服上仍空空的。江岸连忙补充了一句:“哦,对了。我是今天才转学过来的。还……还没来得及办校标,校服校标还没贴。……”
对方仍旧没有说话。他把头转过去,淡然地看向前方,一幅“你是哪个学校的关我何事”的表情。
江岸闭了嘴,自讨没趣地撇撇嘴。
啊哟!这一大早上的,破坏心情。
她转过头来,耸了耸肩,咬着下嘴唇含糊不清地说了句:“海高果然名不虚传,连学生都拽得鼻孔朝天!”
说完,她用余光斜睨了一眼那人,他只紧盯着红绿灯,岿然不动。
他刚刚听到了还是没听到?为什么没有半点反应?但最好是给我听到了!
江岸心里暗爽。
红灯变绿的一瞬间,他就用力蹬一脚踏板,骑上自行车扬长而去了。
江岸在他身后翻了翻白眼,没好气地朝自行车踏板奋力踩去,脚踏板转了好几个圈,没踩中。再踩,还不中。眼看红绿灯又要变红了,江岸气呼呼地推着自行车跑到斑马线对面。
等她骑上车,那人已经转过街角,很快就不见人影了。
江岸到达学校门口时,校门口已经热闹非凡,人声鼎沸。校门口两侧,身穿礼服,佩戴金色绶带的值日生笑容可掬地行礼,成群结队的学生经过她们身边进入各个教学楼。林荫大道正中央到处是印着欢迎语的横幅和立牌,正对校门的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播放着:热烈欢迎老师和同学们返校。每一个角落都渲染着新学期开学的喜庆氛围。
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