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庄严肃穆的金銮殿中,新帝景轩身着华丽龙袍,头戴冕旒,神色庄重地端坐在龙椅之上。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下金色的光芒,映照着殿内的一切,使得整个金銮殿显得更加金碧辉煌。殿下,满朝文武整齐排列,他们身着朝服,神色恭敬,在礼部官员高亢的唱喏声中,向新帝行三拜九叩之礼,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响彻整个大殿,彰显着新帝登基这一重大时刻的威严与庄重。
而在这盛大的登基仪式中,有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楚莲的儿子——楚逸尘。楚逸尘身姿挺拔,气宇轩昂,一袭黑色劲装更衬出他的英气逼人。他面容冷峻,眼神却透着坚定与忠诚,那眼神恰似他的父亲瑞王谢无岐,在战场上能洞察一切,在朝堂中也能坚守本心。此刻,他单膝跪地,向新帝宣誓效忠,声音洪亮而坚定:“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护我山河,保我百姓。”
新帝景轩看着楚逸尘,眼中满是信任与期许。他微微点头,温和地说道:“楚将军平身,朕深知你的忠心与才能,往后这江山社稷,还需你多多辅佐。”景轩与楚逸尘自幼一起长大,他们一同在皇家书院诵读经典,在御花园中追逐嬉戏,那些童年的时光,是他们最珍贵的回忆。如今,他们都已长大成人,各自肩负起了不同的使命。
登基仪式结束后,新帝景轩在御书房召见了楚逸尘。御书房内,摆满了各种珍贵的书籍和文房四宝,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新帝屏退了左右侍从,与楚逸尘相对而坐。
“逸尘,如今朕已登基,这天下的担子便落在了我们肩上。你有何想法,不妨直言。”新帝的声音中带着几分疲惫,却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楚逸尘微微欠身,恭敬地说道:“陛下,如今边境虽无大战,但仍需加强防范。臣愿效仿父亲,奔赴边疆,训练士兵,保我朝疆土安宁。”他的声音坚定有力,每一个字都透露出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使命的担当。
新帝景轩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朕自然相信你的能力,但边疆苦寒,条件艰苦,朕实在不忍心让你前去受苦。”他深知边疆的艰难,也心疼这位自幼一起长大的挚友。
楚逸尘却坚定地摇头:“陛下,保家卫国是臣的职责所在,臣不怕吃苦。况且,只有边疆安稳,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繁荣昌盛。”他的眼神中透着一股坚毅,那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也是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
新帝景轩看着楚逸尘坚定的眼神,心中满是感动。他轻轻拍了拍楚逸尘的肩膀,说道:“既然如此,朕便准了你的请求。你此去边疆,一定要多加小心,若有任何需要,尽管向朕开口。”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关切,也饱含着对楚逸尘的信任。
此时,瑞王谢无岐站在御书房外的长廊,透过半掩的门扉,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看着身姿挺拔的儿子,心中感慨万千。楚逸尘的眉眼间,与楚莲极为相似,那股聪慧与灵动,仿佛是楚莲的影子。他还记得楚莲在世时,眼中满是对生活的热爱,对医术的执着,如今,这些特质在楚逸尘身上完美地融合,并且多了一份男子汉的坚毅与果敢。
谢无岐的思绪飘回到楚莲离世的那个雨夜,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他失去了此生挚爱,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至今仍刻骨铭心。但看着眼前的儿子,他知道,楚莲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楚逸尘继承了父母的优点,在学识和品德上不断进取,如今又立志保家卫国,这怎能不让他感到欣慰。
回想起这些年,谢无岐独自抚养楚逸尘,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他既当爹又当妈,教他读书识字,传授他为人处世的道理,还将自己的军事知识倾囊相授。楚逸尘也十分争气,勤奋好学,对兵法战术有着极高的天赋,小小年纪便展现出非凡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