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有亏的帝王怎配祭神!他支棱不起国运!
他会触怒神明,使得神明降下狂风暴雨。
除非太史那出了纰漏,否则绝不可能断错。
又或者,有人与太史勾结,隐瞒日蚀的消息,要在今日干些谋逆的勾当。
牧荆想起温贵妃说三千禁军随皇帝出行,宫廷中只留五百名禁军留守。
也就是说,眼下宫廷的守备极为脆弱,而这五百名禁军没了皇帝,没了御命,没了玉玺,会听谁的命令?
当众人将所有警惕的目光放在宫外,却没承想宫内才是最不安全的。
此刻,整个大齐国最显赫的权贵与皇族,全部聚集在锦阳门,锦阳门前后呈现漏斗状的态势,一但关起门来,要活捉他们太容易了。
甚至直接于城墙上倏然放箭,瓮中杀鳖,更省事,更快解决。
一网打尽。
思及此,牧荆全身冒出冷汗。
木槿不明所以地看着她。
牧荆先让另一名宫人去厩苑牵来小花马,而后朝木槿疾色吩咐道:"木槿,走一趟大皇子妃那,让她躲好,千万不要出来。"
希望这一切都是她想太多,希望她直觉出错,否则局势便不堪设想。
木槿担心地看着牧荆:"怎么一回事?你的脸色好苍白,你脸上都是汗了!"
牧荆朝着小花马走去,道:"宫中也许有大变,我得去锦阳门看一看,看那里是否出事。"
木槿呆住,一时反应不过来。
什么大变?什么出事?锦阳门方才不是一片祥瑞平和,君臣和乐,众皇子嫔妃其乐融融?
何来出事?
然而木槿不及细想,眼珠子转了两下,低喊:"既然如此,那我们便就此趁乱逃跑!"
牧荆心中微荡。
木槿说的不错。若宫里真的出事,待宫城全被封锁,她们便插翅难飞。不如趁此刻歹人的目光停驻在锦阳门时,先行离去。
反正戟王三日后才回来,待他收到消息时追捕她,已是三日后的事情了。
到那时,她已在茫茫大海之上,永生不见。
逃跑于她是最符合利益的选择。
可同时间,牧荆脑中又浮现那些人的面容。
小蛮儿的父亲大皇子,通情达理的温贵妃,口口声声称自己阿娘的刘贵妃,甚至是曾欺负过她的太子。
戟王先前故作浪荡,部分原因也是要掩饰他与太子间的关系。
太子若不是个可以托付的储君,戟王不会这般维护。而一国储君出了意外,大齐国将如何陷入混乱?
可混乱又与她有何干?她不过是一个冷情冷心的小暗谍。
她改变不了世道啊!
明明牧荆总觉自己在这宫廷中一身孑然,可一想到他们极可能丧命,却忽然又意识到自己与他们的牵绊早就理不清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于是牧荆翻身上马,朝木槿道:"我不能逃跑,你快去大皇子妃那,否则就来不及了。"
下一刻,木槿目瞪口呆地看着牧荆与小花马全速冲出去,转瞬消失在眼前。
-
牧荆用力甩出马鞭时,不禁暗想,小花马果然是戟王万里挑一的好马,年纪虽小,却风驰电掣,反应灵敏,在弯绕折回的宫廷中飞蹄跃足,不曾失去速度。
于是,偶有尖锐的树枝滑破她的萝衫,疾风也刮得牧荆细嫩的脸庞生疼。
然而牧荆不能停下来,她太想确认锦阳门那是不是出事。
终于返回戟阳门,见到眼前景象,牧荆的心有极短暂的一瞬难以跳动。
一个时辰前的明亮已然消失无踪,日头彻底被黑翳蚀去。
锦阳门前的景况,与牧荆料想的并无太大差别。几十名宫人与侍卫倒地,从尸身排列的方向可推断出,他们在死前仍拚了命保护主子。
因为尸体便是从站着的那一群权贵辐射扩散出去的。
禁军装扮的两排士兵,呈现对峙之势。一排仍死命守护皇族,而另一排的后头不知坐着谁,被高头大马的禁军挡住身影。
看样子那人成功将禁军策反,一部分倒戈服从于她,另一部分仍旧终于皇权,守护皇室。
在宫中曾经擅自调用禁军的人,牧荆确实曾遇过一个。
会是刘贵妃吗?
很快地,牧荆得到了答案。
因为禁军后面坐镇的那人,在一片肃杀血腥中,悄然出声。
她笑声如黄莺般,甜润中带着亲昵,道:"微微,你来了,来阿娘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