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赵佶后宫中宫女妃嫔日渐增多,每年不得不遣散好大一批人员,但是朝廷各地还是不停地奉旨向内宫输送美人,以至现有宫女达到六千余人。
于是,赵佶每七日雷打不动的让内侍从后宫挑选出几个处子临幸,为泄私欲甚至沉迷丹药。
只是这些女子很少能得赵佶的青眼,多半都是日抛的消耗品,很快就会泯然于宫内。
贪花好色是赵佶的本性,一众妃嫔和后宫六千皆已不能满足他了,为寻求刺激他将眼睛放在了宫外。
今时,夜深人静使他又想起了河畔的王师师,张迪作为他腹中蛔虫自然明白他的心意,只是如今三更半夜他并不想给自己找不痛快,只当不晓得皇帝心意。
难以入眠的赵佶直接起身,书阁之内奇花异草、金石典章处处雅致奢华。赵佶提笔丹青挥墨一气呵成,望着画中美人他才漏出一个满意的微笑。
次日一早政事堂的诸公齐聚一堂,梁太监直接入内宣布:“官家今日风疾发作要静养,诸公政事可自行商议,无事不要面见官家。”
传完口谕梁公公便行礼告退,蔡京不动声色的跟出殿外。
“梁公公,不知官家圣体安否?”
“蔡相勿忧,官家圣体无甚大碍。”梁公公笑着答道。
听闻此言,蔡京又悄悄问道:“官家左日可曾临幸后宫。”闻言梁公公悄悄看了看左右,见四周没有别人才低声回道:“昨日官家不曾招幸一人。”
说完两人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此时的章简书刚锻炼完毕吃完早饭,告别了二婶和小静书她们。
赵简书带着墨宝悠然的先到了樊楼,章简书与李掌柜见了面,又在樊楼巡视一番,找出了几处需要改进的地方。
又见了后厨的刘大厨等一干厨子,又是一番答疑解惑,几个厨子各有各的拿手好菜,章简书并没有将所有菜谱传授一人。
又提拔了几个有天分的厨工,关于美食的创造,章简书发现真的跟天分有很大的关系。
同样的食材,同样的菜谱,同样的做法,做出的成品真是各有不同。单单每个家庭都有各自家的味道,更何况是繁复讲究的精品菜肴。
为了保证菜品味道的稳定性,也为了酒楼的长治久安,章简书将樊楼后厨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分组,整个樊楼内外前后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奖惩分明。
各人各司其职,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章掌事,今日手下来报,汴京城各大正店均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樊楼仿制菜,甚至一些脚店也打上了咱们店菜名的幌子。”见章简书视察完毕,李掌柜赶紧向章简书通报。
章简书对此并不惊讶,只淡淡的开口道:“味道如何?”
“均不及咱们,有的简直挂羊头卖狗肉。”李掌柜说的中肯,他昨日听得此消息大为震怒,当即前往几家试菜。
章简书:“挂羊头卖狗肉的先不管,你先说说仿的有几分意思的那几家,都是什么菜,再将后厨相应的厨师找来。”
又找来跑堂的严守礼,让他找几个机灵的小跑腿买些外卖回来。
上回说到本朝食物烹饪方式单一,多是蒸煮炖,章简书带领樊楼以炒菜为主。但是后厨人多口杂,炒菜和铁锅肯定是瞒不住人的。
但是短时间内能仿的有几分相似却不简单。
很快负责的厨师便一脸紧张的出现在章简书面前,章简书和李掌柜一左一右正坐在包间上首的两个位置上。
后厨见状慌忙行礼,“章掌事、李掌柜在上,请受小人一拜。”
行完礼便退至一旁,等待问询。
“钱大厨,你可知八仙楼也推出了两道新菜?”李掌柜在一旁率先开口。
钱大厨闻言不知其何意,只得老实回答:“小老儿不知。”
闻言李掌柜冷哼一声,懒得再与他多言。
钱大厨紧张的直冒汗,又不知发生何事,只得赔笑站在一旁,也不敢擦额头上的汗。
见状守在门外的严守礼却是率先请示章简书,得到许可后便进入包厢,躬身站在章简书身侧,将跑腿打探的消息和平日见闻小声讲给章简书听。
待听完,跑腿的外卖也到了,严守礼接了食盒一一摆在了桌上,躬身退出门外守候。
“尝尝吧。”章简书指着桌上的两盘菜肴开口道。
“是。”钱大厨得令,小心翼翼的拿出筷子将眼前的菜肴各尝了一口。
一瞬间,他的脸就白了几分,他又不是真的傻,到现在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有什么要说的?”章简书开口,语气依旧是淡淡的。
“回掌事,仿出了几分模样,但是火候不到,没有精髓。”顿了顿,又说到:“应是用铁锅炒的,用的油也是豆油,这道葱烧海参,用了葱却不得要领,事先没有炸制葱油,后期炒制太过,葱段发苦,海参泡发炮制的较好,厨师应是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