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姐妹,跟我一起造反吧! > 第14章 第十四章 和尚智通

第14章 第十四章 和尚智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见门口有瘦猴儿守着,章简书径直走到院子正房门口。门里的智通和尚早已等候多时,直接让小沙弥将章简书迎进禅室。墨宝不放心章简书的安全,不请自入,小沙弥害怕墨宝的拳头,也没敢多言。

素闻大相国寺的智通方丈佛法高深,平日多打坐修行不见外客,今日不仅安排产妇在他修行的院落休息,就连章简书来拜谢他都接见了,倒是令章简书惊奇。

“多谢大师今日相助,请收简书一拜。”一进禅室内,章简书便看见智通大师打坐于蒲团上,双目微闭,面前的茶桌上摆着一盏茶壶,有热气袅袅的从茶壶上升腾而起,房间南面的木墙上通体裱了一层窗纸,阳光透过窗纸为室内添了一份静谧,章简书双手合十向着智通方丈行了一礼,墨宝跟在章简书身后依葫芦画瓢,行了一礼后便寻了个角落悄悄站定。

“章施主不必多礼,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阿弥陀佛,章施主请坐吧。”智通和尚对章简书微微含笑示意。一旁的小沙弥见状赶紧将蒲团置于智通对面的地台上。

章简书见状便不再多言,坦然的盘坐在了智通和尚对面的蒲团上。

智通和尚微微一惊,当下女子面见尊长多跪坐,章简书盘坐着实有些狂放了,只是面上不显,开口道:“施主今日辛苦,来饮一杯清茶吧。”

章简书正在蒲团上调整坐姿,她实在不习惯跪坐的姿势,来自后世的她也并不觉盘坐有何不妥。

其实这跟当下的服饰有很大的关系,时下人多穿胫衣,就是小腿吊带开裆裤,而章简书穿的是二婶帮忙缝制的带松紧带的长裤。

小沙弥适时的近前来,从桌上取出两枚小茶盏,为智通和章简书各斟了杯茶。

智通和尚又淡淡的开口道:“施主从何处而来,预往何处去?”今日那产妇殿前生产之时,贪狼星入怀,乃主杀伐,产妇应有难产之兆,但有金光护佑,金光之中隐隐有紫气东升,瞬时的天机泄露被站在殿外的智通捕捉到了。

所以今日智通一直等在禅房内,想要一观真相,待到章简书进入禅室,他便知晓了因由,心中疑问也被他问出口。

章简书刚端起眼前的茶盏,冷不丁的听到一句问话,差点脱口而出:从东土大唐而来,前往西天求取真径。

好在她及时稳住了,内心在想这老和尚啥意思,难道看出我是穿越的了,但我素来行得端,坐的正。管你是看出了啥,还是诈我,遂回道:“自来处来,到去处去。”

“贫僧观施主身负大功德,又有宿慧,只是执念太重,难免心生业障,望施主能放下执念,早日脱离苦海。”智通望着章简书的脸定定的说道。从章简书一进门开始到现在,智通便知道她为人洒脱,行事磊落,所以有些话,他便直接问出口了。

章简书略感讶异,难道他真能看出我是穿越的,只是这大师未免交浅言深了吧,我又跟你不熟的好吧,再说啥叫执念,她没啥执念,她只是不喜欢现在的生活,这个世界的一切她都不喜欢,但她也没有太想回到现代;如何脱离苦海,她想改变现状,甚至改变世界,若她今后的生存每天都像现在一样,那她每日都在苦海。

“我如今并无执念,心里也没有业障,你是不是想让我捐香油钱。”章简书拿起茶杯饮了口茶,转移话题,她从出门到现在还没有喝一口水,确实渴了。

这个答案超出了智通的认知,平日里多少人求着他答疑解惑,如今章简书的回答显得他像是一个江湖骗子。一旁的小沙弥听见章简书的话也是微微吃惊。

捋了捋须,智通又继续说道:“人生贪嗔痴,多少人身处其中而不自知,贫僧只是希望施主记住老衲今日之言,日后莫要枉造杀孽,以免陷入因果轮回。”

对此,章简书不置可否:“大师言重了,我一弱女子如何能造得杀孽。”章简书嘴角微不可查的挑了挑。

“再说,我亦不信因果,只求今生不问来世。”

接下来任是智通如何循循善诱,引导章简书内心向佛,章简书均是油盐不进。

片刻之后,章简书与收拾完毕的连城和桃夭等人带领白改娥回了惊鸿阁。马车上墨宝双眼亮晶晶的看着章简书,眼底一片崇拜,章简书早就发现了小丫头的异样,在外面小丫头还能克制一二,到了马车里是彻底不掩饰了。

“娘子,你真厉害。”墨宝对着章简书崇拜,听得出来这是她真心实意的夸奖。

不仅仅是章简书这几日所表现的能力,今日的医术,更是为章简书今日在禅室与智通大师辩论之言,她从前都是浑浑噩噩的活着,人云疑云,今日章简书仿若给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不仅是她,禅室的智通也在思考章简书的话,她言只求今生不问来世,正如人的一生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流水东逝,当你的脚再次踏入河流之时,水变了,人也变了。

十年前的我与十年后的我还是同一个人吗,思想的改变,做事的方法完全不同。

来世今生更是无稽之谈,来生对她就像是站在接上的陌生人,你会对陌生人的人生感兴趣吗,更不会在意她过的好坏,来生的你既没有你的思想,也没有你的□□,那还是你吗?

人生在世若有不公,当报之,忍耐不能解决问题,只能增加苦难,期盼恶人遭受报应或来世遭报,而不行动为自己讨回公道,难道不是无能的逃避的表现吗?

章简书最后又问,若人做了坏事,向佛祖捐了香油钱,那是不是就能免受责罚。我若杀了一人,救了五人,那是不是功德更大,还是罪孽更深?

最后直言,佛教和儒教的三纲五常一样,是上位者愚民便于统治的工具,她对此毫无兴趣。

豪门氏族穷奢极欲,家中良田千顷,若遇灾年,不趁机涨佃租,兼并土地,再在城门口施几碗粥,便是大大的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