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院是什么样的。
如果可以,乔治宁愿永远不知道。
有的时候,乔治会自我安慰,孩童稚嫩的希冀在某种意义上非常伤人。
每当他吃不饱饿不死时,他就会想,“啊,这世间又不止我一人如此受罪,看看睡在我旁边的里德尔,上帝也没有因为他的特别而给他特殊照顾”。
动荡苦难的世界只教给这个孩子苍白的安慰。
如果说要给二十世纪的哪家孤儿院颁发行业标杆的荣誉称号,伦敦的伍士孤儿院是最有竞争力的人选。
教区委员和孤儿救济处的官员一向喜欢和科尔夫人打交道,因为她足够克制、足够体贴——“抱歉呐,夫人,今年的财政情况您也知道,我们只凑出这么些资金,您先勉强用着吧”。
看,财政危机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有时,他们甚至会大发慈悲地补上一句,“您要是有麻烦,一定要和我们说呀”。
科尔夫人默默离去了,从她第一天做院长时她就知道,这群掌握命运的家伙最不屑关心旁人的命运。
孩子们是不懂这些弯弯绕绕的,可是他们也知道离冬天越来越近,过冬的衣服却始终没来。
新来的小女孩梅琳找到孤儿院的护理员,天真地问道:“布朗夫人,我什么时候能穿上厚衣服呢?”
“亲爱的,要再等等。”克莉斯·布朗平静地说。
不能再坐以待毙,科尔夫人深知那群官员的秉性,希望他们发发善心基本是不可能的。
于是,接下来的一个月,科尔夫人首先从十岁到十二岁的儿童中选出仪表尚佳者,其次她要教导他们如何与大人物打交道,教会他们怎么赢得富有市民的怜悯。
不过,第一条就难倒了科尔夫人——常年生活在孤儿院的孩子大多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纯粹的凄惨无法引起那群人的同情心,选来选去,她最终只选出三个孩子:梅琳·泰勒;巴伦·戴维斯;汤姆·里德尔。
说真的,她不太想带里德尔出门,这个孩子性格孤僻、经常惹事,可是他的容貌又是男孩中数一数二的,她决定还是试上一试。
出乎意料的是,里德尔竟然是三人中学得最好的,这让科尔夫人心下稍安,三天后的慈善会也许真的能帮他们度过这个难熬的冬天。
慈善会的发起者是科尔夫人旧时的闺中密友丽奥娜,如今已是伯爵夫人了。慈善会的善款原本是要用于抚慰前线伤亡的战士,但是孩子们可是上帝的天使呀,因此,丽奥娜愿意给他们一个机会,在名流聚集的慈善晚宴上募集善款。
三天后,初雪降临,宴会也如期而至,科尔夫人将孩子们收拾得干净光鲜,在纷纷白雪中,坐上伯爵夫人派来的马车,前往伦敦的中心。
今年的初雪恰好与圣诞节重叠。
一向热热闹闹的艾佛利家宅此刻却分外冷清。
正独自坐在壁炉前的伊丽莎白回忆起不到一个月以前的情景,那时她通过报纸上的讯息了解到自己究竟处于何种世界,却在下一秒为一位不速之客带来的消息而呆愣在原地。
等她再回过神来时,她和安德烈已经身处圣芒戈魔法医院,距离他们一墙之隔的,便是早晨大喊着某个不知名地点出门的罗莎姨妈。
透过半透明的玻璃,伊丽莎白瞧见她一向耀眼的金发变得干枯暗淡,红润的脸颊也凹陷下去一块,她勉强睁开鼓起的双眼,扯出一丝安慰的笑容,用着从未有过的轻柔语气对窗外的两人讲:“不要担心……好好照顾自己……”
“罗莎……”
这是伊丽莎白来到这里以来第一次流下眼泪。
说起来,原本安德烈要留在家里和伊丽莎白一起度过今年的圣诞节,但是圣芒戈医院传来消息,罗莎的情况似乎恶化了,他只能匆匆离去。
伊丽莎白也想跟着一同去,可安德烈坚决地拒绝了她,他让小精灵看顾独自在家的伊丽莎白,使用移形换影赶去了医院。
面对空空荡荡的房间,伊丽莎白也没有心思庆祝象征合家团圆的圣诞节。
因此,在回到房间、闭着眼睛尝试入睡无果以后,辗转反侧的伊丽莎白呼唤希尔弗,准备去往被压在枕下的纸条上所写的地点。
那是她偷看科尔夫人教导里德尔他们礼仪时意外得来的。
虽说是意外,但她怀疑是某个路过巫师的恶作剧,因为她当时已经请求希尔弗利用魔法隐藏自己的身形,可那不知来处的纸条却正好砸中她的脑袋。
这怪异的动静惊得她来回扭头,却看不到任何可疑的身影。
更奇怪的是,伊丽莎白发现那张纸条上用华丽的花体字书写着“12月25日20点克拉伦登路莫辛顿宫花园”。
“这分明是科尔夫人刚刚提到的宴会时间和地点。”她心想,却找不出任何合理的解释,最后只能归结于一场奇妙的意外。
不过,无论真实情况如何,1937年的圣诞夜会是她与汤姆·里德尔的初遇——一场时间随机、内容刻意的初遇。
因此,当被呼唤至此的希尔弗连连摇头、拒绝违背安德烈临走前留下的命令时,一向友善对待希尔弗的伊丽莎白第一次冷下脸,用命令的语气要求小精灵服从自己的指令。
伊丽莎白自然得到了意料之中的拒绝,可她也没继续为难小精灵,而是穿好衣物,准备独自出门。
天地迎来初雪,伊丽莎白接住了落下的第一片雪花,希尔弗则追在后面,大喊着:“小主人,快回来——”
在一番无限的拉扯过后,希尔弗最终施展魔法,带着伊丽莎白来到那座富丽堂皇的花园。
“希尔弗真是该死!希尔弗真是该死!希尔弗要怎么面对主人——”意识到闯祸的希尔弗不断用头撞着粗壮的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