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看着这幅画,心中明白了诗涵对学校的恐惧和孤独感。他指着画中的小女孩,轻轻地问:“这个是诗涵吗?她为什么看起来不开心呀?”诗涵的眼神黯淡了下来,小声地说:“她害怕。”
林宇顺势引导:“她是害怕像以前一样被老师批评吗?”诗涵微微点了点头。
林宇温柔地说:“其实呀,老师那次批评可能不是故意要让诗涵难过,老师只是希望诗涵能勇敢地表达自己。而且现在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想听到诗涵说话呢,他们都很喜欢诗涵。”
通过这次绘画交流,林宇和诗涵之间的信任关系进一步加深了。在接下来的几次治疗中,林宇继续通过各种游戏,如角色扮演、搭积木等,让诗涵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渐打开心扉。同时,林宇也和诗涵的妈妈保持密切沟通,指导她在家里多鼓励诗涵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多带诗涵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增强她的自信心。
在学校方面,林宇与诗涵的老师进行了详细的沟通,向老师说明了诗涵的情况和治疗进展。老师意识到自己当初的批评可能对诗涵造成了伤害,表示以后会更加关注诗涵的情绪,多给予她鼓励和引导,不再强迫她发言。老师还在班里组织了一些小组活动,特意安排性格开朗、友善的同学和诗涵一组,让他们主动和诗涵交流,帮助她融入集体。
随着治疗的深入,诗涵在游戏室里与林宇的交流越来越多,虽然话语依然不多,但她已经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了。然而,要让诗涵在学校里开口说话,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有一次,林宇和诗涵玩角色扮演游戏,模拟学校的场景。林宇扮演老师,诗涵扮演学生。“上课”时,林宇故意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然后看着诗涵,鼓励她回答。诗涵一开始有些紧张,张了张嘴,却没有发出声音。林宇耐心地等待着,用充满鼓励的眼神看着她。终于,诗涵小声地说出了答案。
“诗涵回答得太棒了!”林宇立刻鼓掌称赞,“声音又好听又准确,要是在学校里也能这么勇敢地回答问题就好了。”诗涵听了,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也对在学校开口说话有了一些信心。
为了进一步帮助诗涵适应学校环境,林宇和诗涵妈妈商量,安排了一次诗涵和几个同学的小聚会,地点就在诗涵家里。诗涵一开始有些紧张,但看到熟悉的同学和自己喜欢的玩具、零食,她的情绪逐渐放松下来。同学们热情地和诗涵一起玩游戏、看漫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诗涵偶尔也会笑着和同学们说上几句话。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诗涵在学校里的表现有了明显的改善。她开始主动和同桌交流,虽然声音还是很小,但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课堂上,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她也会偶尔举起小手,虽然回答问题时还是有些紧张,但她的勇气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赞扬。
“林医生,太感谢您了,诗涵现在变化太大了,在学校里也能和同学们正常交流了。”诗涵妈妈激动地对林宇说。
林宇微笑着说:“这都是诗涵自己努力的结果,她真的很勇敢。以后还是要多鼓励她,让她继续保持这种积极的状态。”
看着诗涵逐渐变得开朗自信,林宇感到无比欣慰。他知道,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是一片纯净的世界,只是有时候会被一些阴霾所遮蔽。而他的工作,就是用耐心、爱心和专业知识,帮助孩子们驱散这些阴霾,让他们的心灵重新绽放出阳光般的笑容。在这条充满挑战与希望的心理治疗道路上,林宇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也将继续坚定地走下去,为更多孩子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