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宾席上发生的事,女宾席上自然尚不可知。
宋雅丽与李素娥在园子里溜达一圈,来到二楼观戏与家人汇合,再坐坐大约就可以跟主家告辞了。
雅丽扫了眼大厅的情形,暗下推了推素娥,示意两人分开,让她去西侧、自己去东侧。可等雅丽寻了坐于观戏楼东侧的母亲、嫂子附近的座位,一回头见素娥竟跟了自己过来。
雅丽不动声色端庄坐下,不由得朝素娥瞪大一双秀目,询问:咿?你咋不去跟未来婆婆亲近?
素娥在她旁边坐下,风轻云淡地回了雅丽一眼:这事女方怎么能上赶着!
雅丽一想也是,自己想左了。于是两人便安心观戏。
李阁老府上人口简单,李阁老只有一子,也就是李素娥之父。李素娥比宋雅丽年长一岁,三年前其母病逝,她是家中长女,下面只有个九岁的弟弟。她扶灵回老家为母守孝三年,是以素娥说亲一事由此被耽搁。
素娥的已故母亲与雅丽的母亲是远方的表姐妹,以前在京城里相互照应两家关系亲密,素娥之父未续弦再娶,平日里需要女眷出面时宋府对其亦多有帮衬。且素娥从小又是与雅慧、雅丽一道在宋家公府上的女学,小辈之间亦是亲厚。在素娥回老家守孝期间,她错过了好友雅丽的成亲与和离。
这边看戏的说说笑笑亲密无间,那边的王夫人却越看这个侯爷相中的儿媳人选,就越是嫌弃。论长相,这位李小姐顶多算清秀;论家世,其祖父虽是阁老,但其父才能泛泛,家族几代单传家世不丰;论性情,且看她与前儿媳交好,这性情估计就好不到哪去;论女德,古训有言女有五不娶,丧妇长女不娶,正是该在不娶之列,真不知她家侯爷是怎么想的,怎么就不一点不介怀?!看看,丧母的小姐没有母亲在旁,连安排相看都费劲!
王夫人的难题自然是有办法化解的,她事前请托了主家刘府的二夫人。刘二夫人与李阁老有一点姻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