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西汉]直播给刘邦读汉书 > 第12章 武帝纪(5)

第12章 武帝纪(5)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元鼎四年,夏天,武帝封赏方士栾大为乐通侯。六月,又在后土祠旁得宝鼎。秋天,有好马出现在敦煌渥洼水中,刑徒暴利长将它进献给武帝。

(元鼎五年)冬十月,再一次到雍县,祭祀五帝。

十一月,武帝在甘泉宫为太一神起祠庙,亲自往郊外行祭礼,又写了一则尽抒其怀的诏书。

【昆明池的鱼:我们不妨一起来读一读这封诏书。

“朕以眇身托于王侯之上,德未能绥民,民或饥寒,故巡祭后土以祈丰年……战战兢兢,惧不克任,思昭天地,内惟自新……亲省边垂,用事所极。望见泰一,修天文礼……朕甚念年岁未咸登,饬躬斋戒,丁酉,拜况于郊。”

对于武帝来说,这是很重要的一年,夏天有宝鼎天马临世,宣告他的统治依然受到上天的庇护,给战乱后纷繁复杂的现状注入一点强心剂。

所以他一面寄希望于方士求个体长生,又在冬天行频繁的郊祀,为稳定天下国计民生。

武帝来到了他人生中比较不安稳的一个阶段,犹疑的种子或许就此种下。】

【飞廉馆的小僮:其实那个马出渥洼水还挺有意思的,暴利长是一个因获罪被发配流放河西的中原人,原本是在帝乡南阳这块儿生活。

他发现这匹马与众不同,想办法要抓住它,于是先做那种假人塑像放在水边,马试探了几次之后发现假的,诶嘿,就不怕了,然后暴利长立刻自己顶上,顺利的抓了这马,进献给武帝。

要不说流放边陲那种小说现在特别火呢,流放还能活得好的都是脑子转得快的。】

【昆明池的鱼:这个事儿也是侧面说明这个时候缺马,缺好马。马政是历代治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特别推荐大家去云南玩儿的时候可以了解了解茶马古道,走一走这条路,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一条贸易通路,在很多时候可以说是扼住咽喉般的重要。】

(元鼎五年)夏四月,南越国相吕嘉反了,杀了王和王太后。秋天,龟和□□相斗。

派遣路博德、杨仆等人南征百越。

(元鼎五年)九月,列侯中许多人因为进献中央的酎金不足斤两而获罪夺爵。通乐侯栾大因所言欺君罔上而被斩首。

【昆明池的鱼:南征百越这事儿没什么需要特别说的,武帝曾经修建昆明池操练水战此时终于派上用场。

栾大获罪而死则显示出武帝时这些方士的命运其实尤其微薄,而且通常情况下会成为各方媚上献礼的工具,当所说无法得到验证后便会接近死亡。

可是方士所说怎么可能会应验。

不记得有没有跟大家提过余英时先生《东汉生死观》这本书,其实书里把一个核心线索写的很清楚,无论是方士寻求出路也好,还是帝王民众安慰自己也罢,从一开始寻求生前长生成仙,到退而求其次,寻求死后能得道升仙。这是一种妥协,也是一种孜孜不倦的超现实追求。甚至一直到今天,可能还有人这么想象。

这对许多自然主义、朴素唯物主义的两汉的思想家来说其实是非常无奈的事情。】

【上林苑的骆驼:比如王充。】

【昆明池的鱼:王充只是不相信有鬼神,但他对谶纬瑞应这些东西还写过文章弘扬吹捧,看自己需要什么吧。

不过龟蟆相斗突然出现在正史中的确很有意思啊。但如果大家熟悉汉代的物质遗存尤其是画像遗存,就一定能够想起,两汉之交,尤其是西汉武帝到王莽再到东汉早中期,其实墓葬画像里非常喜欢刻画人兽相斗和兽类相斗的形象。

霍去病墓前就有怪兽食羊的石雕。

关于这一点其实历来学者都不太清楚怎么去解读这些场景的意义。我准备写篇文章的,到时候再说吧。】

(元鼎五年)西羌十万人反叛,与匈奴勾结,匈奴南下五原郡,杀太守。

元鼎六年,征西羌。

武帝巡行到河东左邑县桐乡时,听闻南越被攻,当即改名闻喜县。春天,武帝到了河内新中县,听闻获吕嘉头颅,改为获嘉县。

当年,一举平定西南夷和南越,设置十四个郡,版图大大拓展。

秋天,东越王又反,武帝派韩说、王温舒、杨仆出兵会稽反击。

同时又派遣公孙贺出九原郡,赵破奴出令居,打到两千里外,平定匈奴乱后将武威、酒泉两地设置张掖和敦煌郡。

元封元年,武帝体恤四方边陲战事频仍,战果累累,亲自巡边,为振士气。至北地,阅兵十八万骑,匈奴因此大受震撼。武帝派遣使者告知单于:

“南越王头已悬于汉北阙矣。单于能战,天子自将待边;不能,亟来臣服。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焉。”

【气运之子邦:这语气,这姿态,真不愧是朕的子孙,看得朕气血沸腾,感慨万千。老刘家的孩子就是最好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